[发明专利]基于IPD体系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3225.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凯思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6Q50/0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d 体系 数字化 设计 平台 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PD体系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建筑业需要有效监督管理现场工程实时信息,并强化工程中实时信息的集成性和共享性,实现对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建筑物的前期规划、设计、工程、运营维护等每一个阶段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需要依赖其他阶段进行信息交换并实施管理,如施工阶段必须依赖设计阶段的信息才能进行工程。而IPD体系是将所有参与者在设计、制造和工程等所有阶段优化项目中,从项目早期设计开始持续贯穿到项目交付为止,在信息技术应用与集成的基础上的工程管理体系。虽然我国项目的进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经常出现工期延误等现象不仅影响成本,而且影响工程质量,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工程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普遍缺少多种新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来解决设计人员与施工方的工程中进度控制、风险管理、数据收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PD体系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方法,包括:
首先创建目标建筑物的3D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部件的进度上下文信息作为扩展数据添加到部件的属性集中;将设计所需的资源存储于云计算平台,以使多个设计者在同一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基于IPD的建筑模型协同设计;在工程中基于采集的实际建筑物状态,利用实时进度模型进行实时进度管理。
优选地,所述云计算平台基于模型数据库、知识数据库、决策信息库、测绘数据库而建立,分别用于平台的模型建立与修改、知识管理、设计与决策、导出测绘图。
优选地,所述实时进度模对工程进度进行持续监控与更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对己完成部件施加二维码,使用阅读器将己完成部件的信息扫描传递,再经上下文处理更新到3D模型数据库,进行智能识别、替换,形成己建建筑物的实时进度模型,并以未完成的3D模型与未完成的计划实现对待施工部分的多维模拟。
优选地,所述3D模型以模型图元、视图图元和标记图元为基础;其中模型图元由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成,标记图元包括文字图元和数字图元,视图图元包括主题图元和部件图元。
优选地,所述基本数据描述模型几何特性,扩展数据包含工程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将计划数据整合到模型图元中的扩展数据中,实现多维模拟、工程分析、工程管理。
优选地,所述模型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对建筑部件图元的参数化和引擎的参数化进行修改,将设计者对任何部分的变更自动映射到其他位置视图,通过修改部件的属性信息来得到所需部件类型。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收集并传递二维码阅读器收集的信息,同时提供数据过滤和分组机制;之后将建筑模型和二维码中的信息进行协同和交互,交互后处理过的数据进行进行对象识别和匹配,生成符合建筑3D模型要求的实时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以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最后将获取的数据与建筑3D模型相结合,通过对部件渲染颜色的方式来标记现场已完成部件、正在施工部件及未施工部件,创建实时建筑模型。
优选地,所述平台还包括,对不同领域模型合并和模型的互操作;其中所述模型合并包括对于不同领域间使用的建模软件进行统一安排,在云计算平台进行统一布置,使得各个领域之间的模型能够通过一定的格式转换互相兼容;根据其他领域设计结果实现部件定位和调整自身设计,同时发现模型冲突;所述模型互操作实现设计过程中需要操作其事务分区之外的模型或图元,所有的模型数据均存储于同一模型数据库中,通过为设计者赋予权限,允许在任意时间设定显示范围,通过设置显示范围或者通过过滤器功能查看任意已有的模型,用于本身设计的参考和定位;如果模型互操作涉及对事务分区之外的图元的修改和删除操作,则向系统申请相应图元的权限,同时系统暂时锁定原设计者对图元的操作权限,修改完毕后,释放权限同时发送消息;如原设计者对所做修改或删除操作不允许,则选择复原,同时由修改人发起协调或仲裁请求。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PD体系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方法,通过建立数字化建筑设计和工程平台,实现基于IPD的多方协同工作,既提高了建筑业信息化效率,又减少了设计冲突,保障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IPD体系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凯思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凯思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3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