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399.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韩鍾贤;蔡基成;崔荣真;文荣珪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显示器 | ||
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通过第一粘合剂层接合至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触摸电极阵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和通过第二粘合剂层粘附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支撑部,其中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包括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延伸超出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一端,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折叠时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定位成面对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端部,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折叠时,所述显示面板在与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对应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
本申请要求2015年12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91502的权益,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包括触摸电极的阵列的可折叠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屏幕上显示各条信息的图像显示器是信息通讯时代的核心技术,其正发展为具有薄外形、轻重量、高便携性和性能。作为解决了阴极射线管(CRT)的缺点的、具有减小的重量和体积的平板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近来成为亮点,有机发光显示器控制来自有机发光层的发光量,以显示图像。
在有机发光显示器中,多个像素以矩阵形式布置,以显示图像。在此,每个像素包括发光装置和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独立驱动发光装置的多个晶体管。这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自发光型显示器,因而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并且可实现为超薄显示器。
此外,目前正积极对内嵌(in-cell)触摸型可折叠显示器进行研究,内嵌触摸型可折叠显示器使用这种有机发光装置并且在发光单元(light emitting cell)内包括触摸电极的阵列。
常规的可折叠显示器被设计成可折叠显示器的中心被折叠或者可折叠显示器的两端被折叠。在这种情形中,可折叠显示器的折叠部分可被设计成显示图像,但当可折叠显示器折叠时,显示图像的区域可额外需要保护层,以保护可折叠显示器的显示表面。在常规的可折叠显示器中这种保护层未设置有触摸输入部件,因而当可折叠显示器折叠时,触摸输入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可折叠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显示器,其包括保护部以保护当显示器折叠时被暴露的显示区域,并且在保护部上具有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从而在显示区域中能够实现触摸输入。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列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这些优点、目的和特征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解释对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在此具体化和概括描述的,一种可折叠显示器例如可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用于驱动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通过第一粘合剂层接合至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触摸电极阵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和通过第二粘合剂层粘附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支撑部,其中: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包括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延伸超出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一端,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折叠时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定位成面对所述有机发光装置阵列的端部,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折叠时,所述显示面板在与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对应的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
在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可折叠显示器可包括显示面板和粘附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支撑部,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当所述可折叠显示器折叠时其一部分被暴露的前表面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触摸电极阵列,其中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包括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所述触摸电极阵列延伸部设置成覆盖当所述可折叠显示器折叠时被暴露的可折叠显示器的前表面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