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8117.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靳文超;王琳;吴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53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系 离子 电池 极板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极板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具有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这些能源大部分要转化为人们常用的电能来使用,作为储能元件的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已经商品化的电池有铅酸电池、氢镍电池、铁镍电池、镉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压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其成本高,安全性较差,易出现爆炸、起火的现象。铅酸电池和镉镍电池比能量低,使用寿命短,对环境污染严重。氢镍电池和铁镍电池对环境友好但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开发出满足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和大规模的储能技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水系离子电池因采用水作溶剂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无污染的特点,目前水系钠离子电池、水系锂离子电池、水系锂钠混合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研究。水系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电池体系,其电极的成型,集流体的选择,电解液功能添加剂的开发等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难题还需要不断地被攻克,电池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电池极板一般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溶剂和集流体几个部分。活性物质提供容量、导电剂提供导电网络、粘结剂提供粘结网络、溶剂可以使各物质分散均匀,集流体起到集合电子的作用。目前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形成的混合物与集流体集合的方式多采用涂覆式,即将混合物先涂覆到集流体上,干燥后辊压冲切至所需尺寸,采用此方法制作的极板厚度不能大于1mm,大于1mm后将出现严重的掉料和皲裂现象;另外该种方式制作极板时仅能采用箔状的集流体,极板加工成型时将产生大量的废料,这些废料不能重复利用,材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一种设计合理,实现方式简单,可有效的控制极板的面密度和极板的涂覆均匀性,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的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先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的混合物制成片状,然后与集流体进行压合,形成厚度在0.1mm—100mm之间的电池极板。
作为优选,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依次包括入选步骤:(1)混料,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加入到搅拌器中,按质量比活性物质50-98%、导电剂1-40%、粘结剂1-20%,然后加入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总质量5%-100%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2)一次辊压,将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辊压机辊压成片状,辊压厚度在0.1mm—100mm之间;(3)干燥,将片状物干燥处理,干燥温度30-200℃,干燥时间0.1—24h;(4)二次辊压,将干燥后的片状物再次辊压,辊压厚度在0.1mm—100mm之间;(5)冲切,将二次辊压后的片状物进行冲切;(6)压合,将冲切好的片状物与集流体在辊压机上压合,厚度在0.1mm—100mm之间。
作为优选,所活性物质为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酸锂、磷酸钛钠、锰酸钠、磷酸钒钠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导电剂为乙炔黑、SP、KS-6、科琴黑、碳纳米管、镍粉、钴粉、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粘结剂为PTFE、SBR、LA133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集流体为镍网、铜网、钛网、不锈钢网、镍箔、铜箔、铝箔、钛箔、不锈钢带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水系离子电池极板制作工艺,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的混合物制成片状,然后与集流体进行压合形成电池极板,有效的解决了电极成型、质量控制、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其优点是生产设备少、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极板易成型、面密度和厚度易控制,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提升。
说明书附图
图1为组装成的电池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2为组装成的电池0.5C 充放电循环寿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身(谷粒粥黑营养味)
- 下一篇: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制作方法及电池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