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蜂分蜂控制收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1246.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平县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6 | 分类号: | 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8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盖 连接口 遮光罩 笼口 纱网 可拆卸连接 加强筋 蜜蜂 表面安装 顶部设置 内部安装 挂钩 巢口 蜂箱 筛网 栅体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蜂分蜂控制收捕装置,包括收蜂笼和蜂栅,收蜂笼安装在蜂栅上部;收蜂笼包括挂钩、栅盖、引蜂柱、遮光罩、加强筋和蜂笼口,收蜂笼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栅盖中央下方安装有引蜂柱,栅盖上方安装有挂钩,引蜂柱表面安装有纱网,遮光罩底部呈锥形,锥口小端朝下,其末端设置有蜂笼口,栅盖与遮光罩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蜂栅包括栅体、底部纱网、连接口、蜂栅入口和蜂栅出口,蜂栅入口尺寸大于蜂箱巢口尺寸,蜂栅顶部设置有连接口,蜂栅底部设置有底部纱网,蜂栅出口设置有筛网;连接口与蜂笼口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蜜蜂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蜜蜂分蜂控制收捕装置。
背景技术
蜜蜂在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蜂群强盛时,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及部分雄峰飞离原巢,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自然分蜂,简称分蜂。分蜂能扩大蜜蜂群体,是蜂群自然增殖的唯一方式。分蜂发生时,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出的蜂群在原蜂巢附近树木等高处休息。现有的分蜂方法多为传统模式:任由蜂群自然分蜂,蜂群发生分蜂后,用泼水、撒沙等方式干扰漫天飞舞的蜂群,迫使其就近结团。待分出的蜂群停歇后,用收蜂笼将其收捕。这种分蜂收捕方式无法控制蜂群,导致蜂群远飞,无法找到;还有的蜂群会飞入附近的蜂巢内,进行夺巢行为,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蜜蜂分蜂控制收捕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分蜂控制收捕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蜜蜂分蜂控制收捕装置,包括收蜂笼和蜂栅,所述收蜂笼安装在蜂栅上部;所述收蜂笼包括挂钩、栅盖、引蜂柱、遮光罩、加强筋和蜂笼口,所述收蜂笼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所述栅盖中央下方安装有引蜂柱,栅盖上方安装有挂钩,引蜂柱表面安装有纱网,所述遮光罩底部呈锥形,锥口小端朝下,其末端设置有蜂笼口,栅盖与遮光罩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蜂栅包括栅体、底部纱网、连接口、蜂栅入口和蜂栅出口,所述蜂栅入口尺寸大于蜂箱巢口尺寸,蜂栅顶部设置有连接口,蜂栅底部设置有底部纱网,所述蜂栅出口设置有筛网;所述连接口与蜂笼口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栅盖和遮光罩的外表面为黑色棉布。栅盖与遮光罩之间使用尼龙搭扣或拉链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连接口与蜂笼口之间使用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蜂栅出口和筛网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筛网的网孔直径为6~8毫米。
本发明通过安装蜂王不能钻出的筛网,并将蜜蜂喜欢的黑色作为遮光罩,将蜂王控制在收蜂笼内,同时以收蜂笼内的引蜂柱为蜜蜂在收蜂笼内聚合的支点,达到收蜂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蜂笼;2-栅盖;3-挂钩;4-引蜂柱;5-加强筋;6-遮光罩;7-蜂笼口;8-连接口;9-蜂栅出口;10-筛网;11-蜂栅;12-底部纱网;13-栅体;14-蜂栅入口;15-蜂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平县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罗平县腊峰蜂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产品溯源打码装置及其打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工养蜂的蜜蜂饲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