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0604.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王承义;韩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内机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内机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一定环境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进行调节和控制,应用十分广泛。
空调生产时,通常需要对空调进行上电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分体挂壁式空调室内机上电检测时,通常其连接电缆已经安装,即空调室内机连接其端子台,其端子台再与用于接入室外机的电缆连接;而现有的检测工装只能通过端子台单个输出点进行检测,对连接电缆的接线是否正确不能判断,且检测效率低,若通过连接电缆检测输出,则在将空调器接入检测电路时,需要将电缆一端的端子用螺丝刀进行接入再拆除,速度慢,和生产线或检测台节拍不相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使空调内机的检测高效且全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其结构设计可以使空调内机的检测高效且全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检测电路,每个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空调内机的电缆连接的第一端子,另一端与用于连接零线的第二端子连接,每个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负载和用于指示电路输出是否正常的发光元器件。
优选地,每个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负载和所述发光元器件串联以用于保护所述发光元器件的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器件具体为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负载具体为电阻。
优选地,包括三个所述检测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电缆上以便于所述端子与所述电缆相连接的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匹配。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封装各所述检测电路的壳体,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发光元器件设在所述壳体上。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电路,每个检测电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空调内机的电缆连接的第一端子,另一端与用于连接零线的第二端子连接,每个检测电路还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负载和用于指示电路输出是否正常的发光元器件。
将空调内机检测装置与空调内机的电缆连接后,即将空调内机通过其电缆接入检测电路后,若空调内电路及接线无故障,当空调内机的风机继电器、压机继电器、四通阀继电器等按电控程序依次导通时,发光元器件将依次点亮,从而达到检测输出及接线是否正确的目的;通过电缆检测输出,可以对电缆的接线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且多个检测电路可同时且快速检测多个输出点,检测效率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检测高效且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其结构设计可以使空调内机的检测高效且全面。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电路,每个检测电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空调内机的电缆连接的第一端子1,另一端与用于连接零线的第二端子2连接,且每个检测电路还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负载3和发光元器件4,发光元器件4用于指示电路输出是否正常。
将空调内机检测装置与空调内机的电缆连接后,即将空调内机通过其电缆接入检测电路后,若空调内电路及接线无故障,当空调内机的风机继电器、压机继电器、四通阀继电器等按电控程序依次导通时,发光元器件4将依次点亮,从而达到检测输出及接线是否正确的目的;通过电缆检测输出,可以对电缆的接线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且多个检测电路可同时且快速检测多个输出点,检测效率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检测装置,检测高效且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0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