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541.7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尹园;郑春柏;李健美;魏巍;柳美华;邓鹏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应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L61/06;C08L7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李外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垫圈 氟橡胶 船舶管路系统 制备 芳纶浆粕 基体材料 电绝缘 酚醛树脂粉末 抗蠕变性能 垫圈材料 酚醛树脂 重量份 击穿 渗漏 橡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密封垫圈技术领域。该密封垫圈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氟橡胶F26、100~200份氟橡胶F246、5~15份酚醛树脂、0.5~1份芳纶浆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氟橡胶F26和氟橡胶F246为密封垫圈的基体材料,酚醛树脂粉末助剂主要用于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芳纶浆粕主要作为骨架,提高垫圈材料的强度,在提高橡胶强度和抗蠕变性能的同时,不会产生大量孔隙击穿并引发渗漏和电绝缘失效,使得本发明的密封垫圈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垫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管路系统用非金属垫圈既能实现管路接头的压缩密封,又能保证系统各零部件的机械隔离和相互间的电绝缘。目前船舶管路系统中广泛采用的非金属垫圈材料主要包括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及芳纶橡胶。根据CB/Z 281-2011标准,目前通用的非金属垫圈材料中,聚四氟乙烯及芳纶橡胶是承压能力最强的,不过二者所能长期承受的最大液体介质压力均不超过4.0MPa。究其原因是,聚四氟乙烯的抗蠕变性能很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典型的冷流现象,导致垫圈的明显形变和密封失效。而芳纶橡胶严格来讲并非一种橡胶材料,其主体是芳纶纤维,橡胶所占比重较小,且主要起黏合剂作用。芳纶橡胶的硬度较大,可以实现高压状态下的短时有效密封,但是在介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由大量纤维形成的孔隙会被高压击穿并引发缓慢渗漏,从而降低垫圈的使役寿命和电绝缘性能。
伴随着人类水下考察、海底勘探开发、打捞、救援等任务等级的提升,潜水器或潜艇等水下海工装备的常规下潜深度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水面船舶舰艇的大型化,也促使该类海事装备的吃水深度进一步增加。这两方面的变化势必会引起管路液体介质压力的升高,并对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的液体介质承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及其制备方法,该密封垫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电绝缘性能。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垫圈为矩形圈、O型圈、梯形圈或T型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氟橡胶F26、氟橡胶F246、酚醛树脂粉末、芳纶浆粕、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加入到开炼机中,经塑炼薄通后获得混炼胶,将混炼胶放入到模具中,经两段硫化,得到密封垫圈。
优选的是,所述的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优选的是,所述的硫化促进剂为硬脂酸钠。
优选的是,所述的两段硫化工艺中,第一段硫化的温度为150-170℃,时间为15-25分钟;所述的第二段硫化的温度为240-260℃,时间为10-14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氟橡胶F26、100~200份氟橡胶F246、5~15份酚醛树脂、0.5~1份芳纶浆粕,其中氟橡胶F26和氟橡胶F246为密封垫圈的基体材料,酚醛树脂粉末助剂主要用于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由于氟橡胶自身的较高硬度,本发明的密封垫圈可以获得可承受高达7.5MPa的液态介质压力,本发明还包括芳纶浆粕,芳纶浆粕主要作为骨架,提高垫圈材料的强度,在提高橡胶强度和抗蠕变性能的同时,不会产生大量孔隙击穿并引发渗漏和电绝缘失效,使得本发明的密封垫圈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舶管路系统用密封垫圈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制备得到的密封垫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电绝缘性能,可满足船舶管路系统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应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应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