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373.1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南箫;陈健;乔敏;冉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28;C04B2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和易 调节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由聚合物A与聚合物B复合而成,聚合物A与聚合物B的折固重量比为100:5~20;聚合物A的主链为碳链,侧链具有羟烷基等吸附基团,所述聚合物B是平均分子量为1000~5000,浓度为30%的聚天冬氨酸溶液;所述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离析、泌水现象,且作用效果稳定持久,无快速“失效”现象,不影响混凝土粘度及流动性,无引气、缓凝等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结构物大型化、高层化的发展,工程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出现了高强(C60~C100)、甚至超高强(>C100)混凝土。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用量降低水灰比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目前最常用的措施之一。
聚羧酸减水剂虽然具有减水率高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能力,但掺量过高时,混凝土易出现泌水、露石等弊病,和易性变差,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使用一种和易性调节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它能够有效克服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之间的“矛盾”,使混凝土在具有一定粘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目前常用的和易性调节剂按来源不同大致分为三类:(1)天然产品,主要有明胶、黄原胶、温轮胶等;(2)半人工合成,主要有降解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以及海藻酸钠等电解质;(3)人工合成,主要包括乙烯基单体共聚物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但是性能上却难以满足现代高强混凝土对高工作性、高力学性及高耐久性的要求。
天然类和半人工合成类不仅减水剂无法稳定共存,同时会引起混凝土粘度增大,流动性下降,且“失效”快,即对于具有良好坍落度保持能力的混凝土,在新拌初期能有效改善离析、泌水现象,但30min~1h后,混凝土仍会出现离析、泌水现象。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人工合成乙烯基聚合物类和易性调节剂虽然解决了与减水剂稳定共存的问题,但混凝土粘度增大,流动性下降,以及“失效”快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专利CN2013107269847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不饱和羧酸或其盐,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共聚单体,得到一种重均分子量为1×104~1×105的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该调节剂可瞬间吸附大量水分并缓慢释放,显著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使得混凝土在前期不会出现泌水离析的情况,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保坍型。但该调节剂由于分子量太小,对改善混凝土离析泌水现象的效果很有限。
专利CN201310749293.9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功能的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该专利采用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两者的混合物,马来酸酐,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一种具有和易性调节功能的减水剂。该减水剂具有保水能力的同时,具有降低混凝土表面张力的功能从而不影响混凝土的粘度及流动性,同时还能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及强度发展。但该专利中所用的对苯乙烯磺酸钠和甲基丙烯磺酸钠均为引气组分,加入混凝土中会对混凝土的含气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开发一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离析、泌水现象,且作用效果稳定持久(无快速“失效”现象),不影响混凝土粘度及流动性,无引气、缓凝等副作用的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并提供了该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由聚合物A与聚合物B复合而成,聚合物A与聚合物B的折固重量比为100:5~20;
所述聚合物A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