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170.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严智;胡劲松;刘宇明;田之俊;刘旋;罗海林;蒋丽琼;刘问宇;李辉;崔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通信网 关键 业务 备选 路由 配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力通信网中关键业务路由的网络拓扑模型;计算所述网络拓扑模型中的通信链路的通道压力;根据遗传算法获得收敛路径完成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在考虑电力通信网中通道压力的基础上,对电力通信网首先进行了建模,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对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路由进行配置。经过接近真实电力通信网的拓扑仿真,验证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路由配置的可靠性及优化能力,在大规模的电力通信网网络拓扑中能有效优化业务路径的通道压力值,使网络通道压力总值最低,降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网的组网方式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传输网侧,SDH、PTN和OTN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网络的容纳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承载的关键业务,例如继电保护业务、调度自动化业务、安稳控制业务也越来越多,对网络的规划和优化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前,电力通信安全风险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规定了每个风险等级对应的业务种类、数量及受影响程度。在面临多条关键业务的备选路由进行规划时,需要业务分布的均衡,以避免关键业务的过度集中所带来的负载压力和中断影响分析。为了满足以上条件,要求备选路由配置算法能够在复杂初始业务环境下,高效实现多个业务的同时配置,并有效均衡网络的风险。
目前针对电力通信网业务路由配置,通常采用经典的寻路算法或者智能优化算法来进行。例如,求出两点之间的前k条最短路径,通过将可用带宽最大的路径作为业务路由的方式实现均衡。而另有部分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启发式算法实现基于负载均衡的业务路由配置,并以带宽利用率作为约束条件。然而,这些算法仅以带宽的业务均衡分布为目标,算法未考虑业务重要度因素,致使其不适用于解决电力通信网中基于业务重要度的业务风险分布问题。同时大部分路由配置策略为顺序配置业务,不能处理多个业务同时配置路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多业务同时配置路由时,通过选取每个业务对应的多个业务路径其中一个单路径,构成单路径集合,从而确定网络风险度以及网络负载度,再利用这两个参数采用预设业务优化模型得到每个业务优化路径。该模型以简单的优化形式进行处理,将复杂的业务简单化,大大减少配置处理的复杂度,高效找到较优解,但由于此方法单一路径的选取存在偏差,难免出现少数路径聚集的情况,从而导致网络运行的风险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实现多业务同时配置路由时网络整体风险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电力通信网中关键业务路由的网络拓扑模型;
计算所述网络拓扑模型中的通信链路的通道压力;
根据遗传算法获得收敛路径完成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
优选地,所述建立电力通信网中关键业务路由的网络拓扑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电力通信网中关键业务路由的网络拓扑图;
获取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一一对应的业务路径。
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网络拓扑模型中的通信链路的通道压力,包括:
根据业务的不同对不同的业务路径定义重要度;
计算所有业务路径上的重要度总和。
优选地,所述根据遗传算法获得收敛路径完成电力通信网关键业务备选路由配置,包括:
按照遗传算法定义一个染色体代表为一个业务路径,每个基因代表业务路径上的节点,进行基因组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