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铍铝-稀土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209.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余良波;王晶;王震宏;董鲜峰;曲凤盛;王旻;周运洪;鲍永鑫;杨勋刚;周福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5/00 | 分类号: | C22C25/00;C22C30/00;C22C1/0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稀土合金 成分偏析 预合金化 合金 致密 复杂结构部件 真空感应熔炼 磁悬浮熔炼 加工成型性 热变形加工 新型高性能 反应条件 粉末冶金 复杂结构 合金晶粒 合金元素 快速冷却 力学性能 稀土元素 轧制 非枝晶 金属铍 重熔 生产工艺 应用 成功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铍铝‑稀土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铍铝预合金化和粉末冶金、后续冷/热变形加工(轧制)及添加其它合金元素的方式,该法工艺复杂、成本很高,且难以生产复杂结构部件,合金仍易出现成分偏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铍铝‑稀土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金属铍、铝和稀土元素为原料,通过真空感应熔炼、预合金化、磁悬浮熔炼、重熔和快速冷却的结合,以及反应条件的合理调整,成功制备出组织细小均匀的非枝晶合金,该合金晶粒细小致密,力学性能高,成分偏析程度低,具备良好的塑性与加工成型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制备出复杂结构的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备领域,尤其是有色金属合金及其制备领域,进一步涉及铍铝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铍铝-稀土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产品。
背景技术
金属铍具有低密度(理论密度1.842g/cm3)、高熔点(1287℃)、高比刚度、比强度,及优异的核性能、热性能与光学特性等优良性能,在核能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铍自身存在价格昂贵、脆性、有毒等缺陷,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同时,金属铍质脆、不易加工,难以制成复杂的结构件,这也极大限制了铍的应用范围。为了弥补金属铍的这一缺陷,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致力于开发塑性铍基材料,这也是开发铍铝合金的原因。
铍铝合金继承并结合了金属铍的高强度和金属铝的高塑性,具有较好的韧性、易加工性,是一种独特的质轻、刚性、高阻尼性和高稳定性的材料。虽然,Be-Al合金的综合性能略逊于金属Be,但由于铍铝合金中Be含量的减少,使得材料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加工性能显著提高。相比金属Be而言,Be-Al合金的应用领域非常灵活,在性能不是最突出要求的应用领域,Be-Al合金比金属Be本身更具竞争力。未来,Be-Al合金与金属Be将以既竞争又互补的形式发展。
目前,Be-Al合金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包括:粉末冶金法、精密铸造法和锻(挤)压成形法。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合金,其组织具有显著差异,导致合金的性能有所不同。其中,铸态合金的拉伸强度是最低的;而锻压态铍铝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有大幅度提高,其比铸造合金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粉末冶金法制备的Be-Al合金的强度也有明显改善,不同的是,经冷等静压/挤压的铍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要明显优于热等静压态铍铝合金。
其中,粉末冶金法制备铍铝合金的主要流程如下:在1350℃至约1450ºC的温度范围内,对金属铝和金属铍进行真空熔炼,以达到预合金化,之后利用高速惰性气体进行雾化冷却,得到预制的合金粉末;预合金粉经冷等静压至理论密度的约80%,再经热等静压成型,最后经挤压进一步提高密度,挤压温度通常为370-510ºC,从而得到铍铝合金。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得的合金具有各向同性特性,但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虽然粉末热等静压制备的铍铝合金性能较精密铸造要好,但精密铸造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能后生产粉末冶金法无法生产的结构复杂零部件,而这对于铍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十分重要。
然而,Be和Al之间非常有限的溶解度使得这两种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相互分离,且Be和Al的熔点相差很大(Be为1287℃,Al为660℃),两者具有着很宽的固液两相区(凝固区间),这就引起了金属补缩的问题,也导致最终产品中的收缩缺陷和孔隙以及组织的宏观和微观偏析,因此,常规铸造方法难以得到性能良好的铍铝合金。
针对该问题,目前普遍采用铍铝预合金化和粉末冶金、后续冷/热变形加工(轧制)及添加其它合金元素的方式,实现铍铝两相晶粒细化、提升综合性能的目的。但正如上所述,该法工艺复杂、成本很高,并且难以生产复杂结构部件,而合金仍易出现成分偏析。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材料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