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7117.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曙光 |
主分类号: | A47L9/18 | 分类号: | A47L9/18;A47L9/10;A47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何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使吸尘器的集尘箱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和吸力,将灰尘和一部分空气通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吸入集尘箱中,集尘箱中的滤尘袋将灰尘阻挡到集尘箱里,而一同被吸进来的空气则通过滤尘袋上的孔隙被排除到吸尘器体外。当滤尘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灰尘会聚集在袋壁上堵塞滤尘袋上过滤空气的空隙,使滤尘袋的过滤效能降低,使吸尘器的吸力减弱。由于滤尘袋上有过滤空气的孔隙,当微尘被吸尘器吸入集尘箱时,一些直径小于滤尘袋孔隙的微尘又会从这些孔隙被排除到吸尘器体外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防止集尘袋破裂将灰尘吸入电机造成电机过早损坏又在吸尘器电机前加了一道过滤网。由于吸尘器的吸尘通道中设置有过滤滤尘袋,所以吸尘器的吸尘通道里的风阻也很大,为了满足吸尘效果就要克服风阻的影响而增大吸尘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这样又势必造成吸尘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污染。
由此可见,现有的吸尘器结构复杂,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造成严重的微尘泄漏产生二次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壳体、结构板和抽风机;
所述壳体用于容纳空气净化液,所述壳体开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
所述结构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结构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形成空气通道和水净混合室,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水净混合室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底壁且与所述底壁存在间隔,当所述壳体内容纳有空气净化液时,所述水净混合室内部的上部空间能够形成易于气泡爆破产生沸腾效应的气室;
所述抽风机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所述结构板包括空气进口导流板、第一气流隧道顶板和水净隔板;
所述空气进口导流板面向所述空气进口,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所述空气进口的位置处,所述空气进口导流板与所述底壁存在间隔;
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设置于开设有空气出口的侧壁和所述空气进口导流板之间,且与开设有所述空气出口的侧壁存在间隔以形成连通所述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通口;
所述水净隔板设置有至少两块,至少两块所述水净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所述水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和底壁之间且与所述底壁存在间隔,相邻的两块水净隔板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组合形成一水净混合室。
进一步地,所述水净隔板设置有三块,包括第一水净隔板、第二水净隔板和第三水净隔板,所述第一水净隔板靠近所述空气进口,所述第三水净隔板靠近所述空气出口,所述第二水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净隔板和第三水净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水净隔板的第一气泡隧道隔板,所述第一气泡隧道隔板位于开设有空气出口的侧壁和所述第三水净隔板之间且与开设有空气出口的侧壁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第二气流隧道顶板,所述第二气流隧道顶板设置于开设有空气出口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存在间隔,所述第二气流隧道顶板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流隧道顶板的第四水净隔板,所述第四水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隧道顶板和第一气泡隧道隔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气泡隧道隔板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水净隔板的第二气泡隧道隔板,所述第二气泡隧道隔板位于所述第四水净隔板和第三水净隔板之间且与第三水净隔板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流隧道顶板的第五水净隔板,所述第五水净隔板位于所述第三水净隔板和第四水净隔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气泡隧道隔板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和第一气流隧道顶板之间,所述风扇在所述底壁的正投影与所述空气通口在所述底壁的正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壁和第一气流隧道顶板之间的空气出口气流隔板,所述空气出口气流隔板位于所述风扇和空气进口导流板之间且与所述空气进口导流板存在间隔以形成电气控制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曙光,未经王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