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817.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D.斯坦曼;P.齐勒;M.宾德;C.施魏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斯太尔燃油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奥地利锡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嘴(1),用于将液体从进气管线(2)分离进入机动车辆的注入管(3),分离嘴(1)包括入口,其可连接至进气管线(2);出口,其可连接至出气管线(4);开口(5),其可连接至注入管(3)的内部,和折板(6);其中,所述开口(5)可通过折板(6)关闭,其中,折板(6)具有主表面(7)和相对于主表面(7)倾斜的反射表面(8),其中,当折板(6)关闭时,所述开口(5)被主表面(7)关闭,当折板(6)打开时,反射表面(8)与主表面(7)一起形成反射器,所述反射器沿注入管(3)的油箱端部的方向偏转经过开口(5)的液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这样的分离嘴的油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嘴,用于将液体从进气管线分离进入机动车辆的注入管中。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这样的分离嘴的油箱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的惯例是将分离嘴安装在注入管上,所述注入管连接至油箱的进气管线,另一方面,具有通向燃料蒸汽过滤器的出口管线,所述过滤器特别是活性炭过滤器。从油箱逃逸的燃料蒸汽可经过该类型的设备到达活性炭过滤器,其中,在蒸汽的流动路径上,分离嘴确保液体燃料与沿活性炭的方向向前携带的气体尽可能分离。分离出的液体燃料可经由分离嘴的开口排放到注入管中,并可经由所述管流动回到油箱中。
当打开增压油箱系统上的油箱盖板时,另一已知惯例是通过打开螺线管阀来突然地排放油箱系统中的任何可能的过压。该类型的“瞬时通气”意图避免由于油箱中的过压造成的逃逸的燃料喷雾。但是,瞬时通气引起这样的高脉冲类型的体积流动,以至于不充分的液体分离可导致液体燃料输送至活性炭过滤器,且继而,可导致来自注入头的燃料喷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该方面改进所述类型的分离嘴,由此减少在瞬时通气情况下的负面效果,以及特别地,防止或至少减少燃料喷雾从注入头出来。本发明还再一目的是详细说明包括这样的分离嘴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改进的油箱设备。
该目的通过一种分离嘴实现,所述分离嘴用于将液体从进气管线分离进入机动车辆的注入管中,所述分离嘴包括入口,其可连接至进气管线;出口,其可连接至出气管线;开口,其可连接至注入管的内部,和折板;其中,所述开口可通过折板关闭,其中,折板包括主表面和相对于主表面倾斜的反射表面,其中,当折板关闭时,所述开口被主表面关闭,当折板打开时,反射表面与主表面一起形成反射器,所述反射器沿注入管的油箱端部的方向偏转经过开口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用于关闭开口的折板形成有相对于彼此倾斜的两个表面,即,主表面和反射表面,所述主表面主要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反射表面主要用于使向外流动的液体或燃料蒸汽偏转离开注入管或注入头的敞开端部,且因此朝向注入管的内端部(其更靠近油箱)偏转,分离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注入管。由此可以减少燃料在注入管的敞开端部处出来,且因此减少燃料喷雾的发生。
这里,“反射器”是一种物体,其成形为使得其可偏转介质,-在当前情况下为液体,特别是燃料,-特别是借助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一起形成大致凹形形状(从流出所述开口并撞击反射器的液体的角度看)。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连接”和“可连接”总是意味着以使得流体流动可行的方式连接或可连接,即,以流动方式连接或可以流动方式连接。
所述反射表面优选地与所述主表面以在30至150度范围内的角度倾斜,优选地以在60至120度范围内,特别优选地以约90度或约100度的角度倾斜。在该情况下,反射表面优选地与主表面一体地形成。反射表面可还固定在主表面上,优选地,通过材料粘合剂固定。
所述分离嘴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分离的分隔壁。作为替代或另外地,分离嘴可还包括用于分离的旋风器。
当折板打开时,所述反射表面优选地阻断经过开口的流体的至出口的流动路径,特别是由于反射表面抵靠分离嘴的分隔壁搁置这一事实。由此可以关闭从开口出来至活性炭过滤器的液体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斯太尔燃油系统公司,未经麦格纳斯太尔燃油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