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5978.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李保芝;朱礼飞;张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0 | 分类号: | A61L15/40;A61L15/44;A61L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彭辉剑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面修复敷料 质量份 二氯苯氧氯酚 生物活性玻璃 芦荟提取物 微球 制备 伤口愈合作用 生物相容性 伤口疼痛 制备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创面修复敷料。所述创面修复敷料包括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芦荟提取物以及二氯苯氧氯酚,其中各物质的含量为: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0.5‑60质量份、所述芦荟提取物0.1‑50质量份以及所述二氯苯氧氯酚0.001‑0.003质量份。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创面修复敷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创面修复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减轻伤口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且其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面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天然的骨及牙齿有着相似的组成,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细胞毒性,并且能促进硬组织和软组织的再生,是一类很好的生物活性材料。
目前,创面修复敷料组分中加酸性颗粒以中和碱性的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并使所述敷料呈中性或偏弱酸性,以达到减轻受伤者伤口的疼痛感。然而,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与溶液界面处的酸性环境不利于碳酸羟基磷灰石(Hydroxy-carbonate-apatite,简称HCA)相的沉淀和结晶,而HCA具有与自然骨无机成分极为相似的组成和构成,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伤口分泌的体液通常呈酸性,若使用的敷料也呈酸性,则影响HCA的形成,从而降低伤口愈合的速度。此外,皮肤受创伤口因盐分析出容易干裂,会导致伤口疼痛加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的创面修复敷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创面修复敷料,其包括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芦荟提取物以及二氯苯氧氯酚,其中各物质的含量为: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0.5-60质量份、所述芦荟提取物0.001-0.5质量份以及所述二氯苯氧氯酚0.001-0.003质量份。
所述创面修复敷料还包括医用甘油、卡波姆、三乙醇胺,其中各物质的含量为:所述医用甘油1-30质量份、所述卡波姆0.001-30质量份、所述三乙醇胺0.001-0.005质量份。
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是采用百合科植物叶子作为生物模板而制得。
所述百合科植物选自阔叶麦冬、麦冬、阔叶土麦冬、土麦冬、万年青、吉祥草、萱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纳米微孔结构。
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微孔结构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微孔之间具有连通性。
所述创面修复敷料的pH值为6-10。
所述创面修复敷料为凝胶剂或敷贴剂。
一种如上所述的创面修复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生物活性玻璃微球0.5-60质量份、芦荟提取物0.1-50质量份以及二氯苯氧氯酚0.001-0.003质量份;
b)、混合所述原料,在80-110的温度下,搅拌、真空消泡成凝胶,制得所述创面修复敷料。
一种如上所述的创面修复敷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修复敷料用作软组织伤口修复材料,所述创面修复敷料适用于烧伤、切伤、手术创面、宫颈糜烂、褥疮、窦道、脂肪液化性伤口、糖尿病足或各类皮肤表面溃疡。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创面修复敷料,通过加入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及芦荟提取物。所述芦荟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其不仅能够提高人体抗感染能力,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及减轻伤口疼痛,且能够预防瘢痕的形成,而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较大及良好的透气性,因此,将所述芦荟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在一定的质量比下可形成治愈效果明显的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用于本文的,术语“室温”具有其本领域公知的一般含义,描述室内温度为25℃±5℃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蓝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