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输管束、聚垢芯筒、集输聚结除垢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182.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国;李军强;魏永宽;刘德国;史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市华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输 支管 管束 连通 导流管 分流管 组立 除垢装置 介质流体 结垢 聚结 芯筒 集输管线 结垢趋势 来液管线 排液管线 析出 油水井 除垢 取出 油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输管束、聚垢芯筒、集输聚结除垢装置及系统。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集输管束,包括:分流管、导流管、多根底部支管、多根顶部支管以及多组立管,分流管与来液管线连通;导流管与排液管线连通;多根底部支管与分流管均连通;多根顶部支管与导流管均连通;每组立管的一端与一根底部支管连通,每组立管的另一端与一根顶部支管连通,通过人为创造介质流体加速其结垢的最佳环境,各类垢在集输管束中可快速高效的析出和及时快捷取出,最终使介质流体通过集输管束后其结垢趋势大大降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田中的油水井和集输管线内采用的除垢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管线内结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输管束、聚垢芯筒、集输聚结除垢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在原油开采的过程中,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后,油水井和集输管线的水结垢已成为油田注水区块普遍存在的问题。
水结垢的危害巨大,结垢可以在地面管线和井筒内发生,造成管线堵塞和腐蚀,限制了管线的正常使用,减少管道的使用寿命,使油田管线维护成本大大增加;结垢也可以在地层内发生,造成近井地带堵塞,使油层渗透率降低,井的吸水能力下降。
除垢是保证油田稳产和增产的有效途径,成为“支持油田开发”和“建设节约型油田”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发明出了多种除垢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除垢技术、机械除垢技术和物理除垢技术。其中,化学除垢技术主要有酸洗除垢技术、间接除垢技术、螯合剂除垢技术和综合除垢技术等。机械除垢技术主要有磁力清管器、钉轮清管器和刷轮清管器等。物理除垢技术主要有超声波除垢、高频电磁场除垢等。
虽然现阶段的除垢技术卓有成效,然而主要除垢思路只是对已产生结垢的管线进行清除,除垢不彻底,不仅除垢不彻底,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有效地消除管线内结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输管束、聚垢芯筒、集输聚结除垢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田中的油水井和集输管线内采用的除垢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管线内结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输管束,包括:分流管,与来液管线连通;导流管,与排液管线连通;多根底部支管,多根底部支管与分流管均连通;多根顶部支管,多根顶部支管与导流管均连通;多组立管,每组立管的一端与一根底部支管连通,每组立管的另一端与一根顶部支管连通;其中,每组立管包括多根立管,分流管用于将来液管线的水流引入,并依次通过底部支管、立管和顶部支管后由导流管排至排液管线。
进一步地,每组立管的数目与底部支管或顶部支管的总数目相同。
进一步地,各根底部支管的一端的端部与分流管相连通,各根底部支管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封头。
进一步地,各根顶部支管的一端的端部与导流管相连通,各根顶部支管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封头。
进一步地,各根立管的一端的端部与底部支管连通,各根立管的另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三封头。
进一步地,分流管、导流管、各根底部支管和各根顶部支管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各根立管与水平面之间均具有30°至60°的夹角。
进一步地,各根立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各根立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各根底部支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各根底部支管与分流管均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各根顶部支管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各根顶部支管与导流管均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市华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市华隆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顶板维护装置
- 下一篇:防砂完井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