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滴灌玉米根区调控专用肥套组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4730.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梁飞;王国栋;曾胜和;郭斌;陈云;张鑫;王克全;王刚;刘瑜;郑国玉;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玉米 调控 专用肥 及其 施用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滴灌玉米根区调控专用肥套组及其施用方法,本发明的玉米根区肥套组包括出苗肥、拔节期肥、生育中期肥和生育后期肥,其中,所述的拔节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和易迁移组肥I,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和易迁移组肥II,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I和易迁移组肥III。本发明将肥料分为易固定组肥和易迁移组肥,其中,易固定组肥中,磷元素含量较多,易迁移组肥中,氮元素含量较多。本发明通过调节两组肥料的配比以及施用的先后顺序,使氮、磷、钾在玉米根区均匀分布,促进了玉米根部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同时,有利于玉米根系的构型,起到了抗倒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组滴灌玉米根区调控专用肥套组及其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玉米承担44.1%的任务,可见,玉米的生产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玉米滴灌技术是在棉花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粮食作物的灌溉技术,滴灌水分由滴头直接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在玉米根区形成一个椭球形或球形湿润体,由于滴灌随水施肥的特点,养分也集中分布在由滴水形成的湿润体内,然而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距离和速度不同,尿素随水滴施后容易随水分运移;磷肥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移动性相对氮素而言较弱;钾素的移动性相对氮素而言较弱,而较磷素强。
由于灌水量以及肥料元素中不同分子的移动特点不同,氮磷钾在根区分布出现五种情况,包括,(1)氮磷钾都未到达根区,(2)氮到达根区磷钾未为到达根区,(3)氮钾到达根区磷肥未达到,(4)氮钾超过根区磷肥刚好到达,但是我们最理想的方式是(5)氮磷钾均在根区。因此在相同的运移时间和灌溉量下,不同的运移速度往往造成氮磷钾分布区和玉米根系分布不一致,不利于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抑制了水肥效率的提高和作物增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组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氮磷钾元素在土壤中迁移速率不同的缺陷,使氮磷钾肥在玉米根部均匀分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玉米根部的生长,进而提高玉米产量,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玉米组肥,包括,出苗肥、拔节期肥、生育中期肥和生育后期肥,其中,所述的拔节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和易迁移组肥I,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和易迁移组肥II,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I和易迁移组肥III。
所述的出苗肥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磷酸脲45-55%,腐植酸钾40-45%,硝酸钾5-15%。
所述的拔节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和易迁移组肥I,所述的易固定组肥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磷酸一铵40-48%,硫酸钾45-52%,氨基酸锌5-8%,硫酸镁5-10%;所述的易迁移组肥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尿素45-55%,磷酸脲15-20%,氯化钾35-45%,钼酸铵1-3%。
所述的生育中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和易迁移组肥II,所述的易固定组肥I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磷酸一铵55-65%,硫酸钾32-35%,氨基酸锌8-10%,硫酸镁5-10%;所述的易迁移组肥I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尿素50-55%,硫酸铵10-15%,氯化钾30-35%,硼砂4-6%,硫酸锰1-3%,钼酸铵1-3%。
所述的生育后期肥包括易固定组肥III和易迁移组肥III,所述的易固定组肥II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磷酸一铵75-80%,硫酸钾18-23%,氨基酸锌1-4%,硫酸镁1-3%;所述的易迁移组肥III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尿素65-70%,硫酸铵10-15%,氯化钾18-22%,硼砂1-3%,硫酸锰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4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