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皮艾叶凤尾草薰衣草灸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3388.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53 | 分类号: | A61K36/53;A61P7/10;A61P17/00;A61P9/14;A61P29/00;A61P31/00;A61M37/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400 湖南省怀化市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皮 艾叶 凤尾草 薰衣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灸柱。
背景技术
灸疗是我国中医疗法中最为古老的疗法之一,以一些可燃的中草药为原料,对人体的经络穴位或者病痛部位进行薰灼炙烤,将火的热力和中草药燃烧的药力通过人体皮肤刺激特定经络穴位或病患处,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刺激气血通畅,进而祛病保健、防治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灸疗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疗法应用于临床,对一些疾病有着明显的效果。
现有的灸疗方案一般有灸柱和灸条,灸柱直接或垫着薄片放置在人体皮肤上点燃炙烤,灸条则点燃后悬于人体皮肤上方新型熏烤。常见的灸柱多以艾叶的艾绒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香料和精油,治疗效果好,燃烧持久,味道也不错,但是针对的治疗疾病单一,难以发挥出这种疗法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茯苓皮艾叶凤尾草薰衣草灸柱,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茯苓皮艾叶凤尾草薰衣草灸柱,其有效成分包括茯苓皮、凤尾草、薰衣草和艾绒。
进一步的,所述有效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比例为:茯苓皮5~8、凤尾草3~5、薰衣草10~20、艾绒20~30。
进一步的,上述有效成分按照重量份数的比例为:茯苓皮6、凤尾草4、薰衣草12、艾叶25。
进一步的,所述茯苓皮艾叶凤尾草薰衣草灸柱中还包括香料和精油,占总重量的5~10%。
在本发明中,所述香料为肉桂、干姜、丁香、细辛、独活、白芷、雄黄、花椒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精油为艾油。
在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上述茯苓皮艾叶凤尾草薰衣草灸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适量的茯苓皮、凤尾草、薰衣草和香料,研磨成为细粉末;
②将上述细粉末倾进艾绒中,边搅拌边添加精油,使之混合均匀;
③选取质地疏松柔软坚韧的桑皮纸,称取上述混合物铺在桑皮纸上,压实并卷成直径1~2cm的圆柱状,用胶水或浆糊固定住桑皮纸边缘,晾干;
④将上述圆柱状均匀切成1~2cm的小段,即成需要的灸柱。
在本发明中,茯苓皮,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肤胀,为“利水要药”。《本草纲目》记载:“(茯苓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在中药中,茯苓皮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面淡棕色并常带有白色或淡红色的皮下部分。质较松软,略具弹性。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在本发明中,凤尾草,性凉,味淡、微苦,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在本发明中,薰衣草,性温,味辛、甘,有祛风寒,辟秽浊的效果,常用于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为报春花科植物灵草香的带根全草。
在本发明中,艾叶,性温,味辛、苦,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艾绒的外用灸法能灸治百病,与茯苓皮、凤尾草和薰衣草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祛风顺气,在对大多数病患起到治疗和缓解的同时,还能针对皮肤及皮下的水肿、血肿、发炎感染有特殊疗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灸柱活血化瘀,祛风顺气,针对常见的皮肤及皮下水肿、血肿、发炎感染等病痛有特殊疗效,另外,燃烧时间长,燃烧温度高,易点燃但不易落灰,体积小巧美观,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药效不易流失,存放时间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案例1:
原料准备:茯苓皮12g、凤尾草8g、香料5g、艾油1g、薰衣草24g、艾绒50g、桑皮纸。
①称取茯苓皮12g、凤尾草8g、薰衣草24g,以及肉桂、干姜、木香、细辛、花椒等植物香料混合物5g,研磨成为细粉末;
②将上述细粉末倾进50g艾绒中,搅拌并添加艾油1g,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③选取一张长26cm、宽20cm的桑皮纸,称取上述混合物30g铺在桑皮纸上,压实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状,用胶水或浆糊固定住桑皮纸边缘,晾干;
④将上述圆柱状按照需求均匀切成1~2cm的小段,即成需要的灸柱。
通过上述方案制作出的灸柱外形美观,无刺激性气味且略带香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未经刘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加青皮核桃药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茯苓皮艾叶薰衣草灸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