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3049.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关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纪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具有导电性的液体、以及具有极性的液体用于油墨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电极与油墨之间的绝缘性的喷墨头。喷墨头的压电部件平行地形成多个长沟,在长沟上交替地设置有吐出油墨的驱动流道即多个压力室、和不吐出油墨的空的假流道,极化方向相反。喷嘴板具有分别连通至压力室的多个喷嘴。多个电极分别设置在压电部件的多个长沟上,对压电部件供应驱动脉冲。多个配线图案从基体的安装面的一个侧端部延伸,分别连接至多个电极。第一保护层在基体的安装面的配线图案侧的表面上成膜,形成平坦化层。第二保护层被层叠在平坦化层上,由电绝缘特性良好的电绝缘层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喷墨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利用压电部件的剪切模式变形,使墨滴从喷嘴吐出的所谓的剪切模式喷墨头。作为这种剪切模式喷墨头构造的一例,有层叠了压电陶瓷板、油墨室板、喷嘴板的层叠构造的头部。其中,压电陶瓷板由多个沟和各沟之间的侧壁形成,沟的内面的侧壁上形成有电极。油墨室板覆盖压电陶瓷板的沟而形成油墨室。
在这种剪切模式喷墨头构造中,由于油墨与电极接触,在将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及具有极性的液体用于油墨时,电极上形成有电极保护膜。其中,为了覆盖电极,在沟的内面依次形成例如由无机材料构成的无机绝缘膜和由有机材料构成的有机绝缘膜,由无机绝缘膜和有机绝缘膜的双层膜形成保护层。然后,在制造该头部时,在将形成有电极的压电陶瓷板和油墨室板接合之后,形成由无机绝缘膜和有机绝缘膜的双层膜形成的保护层,在该接合体的端面上接合有喷嘴板。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一直以来的喷墨头构造中,如果在由有机材料形成的保护膜上有针孔,就会出现不能保持电极与油墨之间的绝缘性的问题。
实施方式的喷墨头具备基体、压电部件、喷嘴板、油墨供给装置、多个电极、多个配线图案、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压电部件上平行地形成多个长沟,在长沟上交替设置吐出油墨的驱动流道即多个压力室、和不吐出油墨的空的假流道,极化方向相反。喷嘴板具有分别连通至压力室的多个喷嘴。多个电极分别设置在压电部件的多个长沟里,对压电部件供应驱动脉冲。多个配线图案从基体的安装面的一个侧端部延伸,分别连接至多个电极。第一保护层在基体的安装面的配线图案侧的表面上成膜,形成使配线图案的表面平坦化的平坦化层。第二保护层层叠在由配线图案和第一保护层构成的平坦化层上,由电绝缘特性良好的电绝缘层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简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喷墨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F3-F3线截面图。
图4是示出喷墨头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喷墨头的油墨的吐出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6是示出喷墨头的假流道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7是示出喷墨头的配线图案的保护层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喷墨头 11、头主体
12、单元部 12a、油墨供给部
12b、油墨排出部 13、电路基板
15、底板 16、喷嘴板
17、框架部件 18、驱动元件
19、油墨室 21、安装面
21a、侧端部 21b、侧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自动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图书馆图书定位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