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空间停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374.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武;张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武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库主体 升降机构 水平搬运机构 停车托盘 轿厢 天桥 支撑固定架 道路路面 立体空间 停车设备 车辆提升 水面 空轿厢 存车 取车 通行 | ||
一种立体空间停车设备,其包括车库主体,支撑固定架,升降机构,水平搬运机构,停车托盘和天桥。车库主体通过支撑固定架安装在离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升降机构和水平搬运机构安装在与车库主体一端对应的位置,天桥依据车库主体和升降机构安装。将车辆驶入停车托盘,水平搬运机构将车辆移至升降机构轿厢内,升降机构将车辆提升至车库主体的对应位置,同时,车库主体的空轿厢转至升降机构对应的位置,水平搬运机构将车辆移至车库主体轿厢内,完成存车动作。反之,则将车库主体轿厢中的车辆移至停车托盘,车辆即可驶离,完成取车动作。安装在道路路面、地面或水面上空的车库主体可附加安装天桥,供行人通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空间停车设备,尤指一种安装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利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空间停放车辆的立体空间停车设备。
【技术背景】
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汽车逐渐普及,保有量不断增加,迫使地少人多、车多的国家、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积极开展了机械式立体停车技术的研究开发制造应用,随着汽车的增多,停车位缺乏、停车拥挤困难的问题开始出现。立体车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停车拥挤问题,但是在立体车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
立体车库是指各种非平面停放车辆的设施,是一种统称。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立体车库开始出现,依据其自动化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自行式立体停车库、半自动立体停车库和全自动立体停车库。从建造和架构上来说,一般而言立体停车库由钢构架、回转台(采用埋入式)、监控操作台、输送车、升降电梯及辅助设备(消防、配电、防盗机构)六大部分联合组成。立体停车库就其结构性能大致可以分机械式、自走式及半机械式。依据立体车库的形式又可以将其划分为水平循环式立体车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电梯提升式塔式立体车库以及多层平移式立体车库。目前所有这些立体车库缺点在于:首先,都需开辟专用场地修建,其次,现有立体车库的库前需要宽敞的配套场地供汽车转弯和调头,再者,现有立体车库与道路之间还需专门修建连接通道供汽车进出,而且,如果立体车库离居民区近,还得解决噪音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利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空间停放车辆的立体空间停车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立体空间停车设备是安装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机械停车装置,其包括车库主体,升降机构,水平搬运机构,停车托盘,支撑固定架和天桥。车库主体通过支撑固定架安装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的上空,升降机构与车库主体一端相联接,停车托盘安装在道路上,与路面平齐,天桥与车库主体、升降机构相依而设。
本发明立体空间停车设备的优点在于:架设在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车库主体很好地利用了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上空的空间作为停车位置,不需要单独开辟过多的专门场地。设立在道路旁边的升降机构方减少车辆停车所需的行驶距离,方便汽车泊车入库和取车驶离。水平搬运机构使得泊车和取车自动简单,降低了进出库的驾驶操作难度。天桥与车库主体和升降机构的有机结合方便行人通行,有效地发挥了公共设施的功能。本发明设立在远离居民的道路路面、地面和水面的上空,大大降低汽车噪音和尾气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库主体采用多种循环方式存放车辆,通过回转循环、水平循环和垂直循环等形式由动力机构带动轿箱运动。车库主体采用单层式、双层式或多层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库包括轿厢、循环机构、动力机构、导轨等,轿厢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通过循环机构沿导轨循环运动。轿厢包括轿厢体、导轮、拖板等,其中导轮位于轿厢的两侧,与导轮接触配合。循环机构包括循环轮、传送带、滚轮等,滚轮与导轨接触配合运动。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控制器、齿轮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送到循环轮,带动传送带使轿厢循环运动并锁定到相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武,未经谢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