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716.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樊冬冬;颜斌;文江涛;赵庆科;连腾欢;王兴华;李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智能 施工 测量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图纸创建BIM模型,并将创建的BIM模型经格式转换后拷贝至BIM移动端,启动基于BIM的智能放样软件后创建测量放样任务;
在测量放样现场完成智能全站仪就位工作后,使用BIM移动端连接智能全站仪,通过BIM移动端设定测量参数并控制智能全站仪完成对棱镜的连接及锁定;
设定测站后,基于BIM模型进行放样或测量,并将测量放样成果导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后方交会测站、已知点测站或上一测站方法来设定测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模型进行放样时,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放样点坐标的添加;
开始放样,当选择棱镜模式放样后,选取要放样的点,智能全站仪自动旋转到正确坐标的方向上,移动棱镜到智能全站仪指向的方向,智能全站仪自动开启垂直搜索模式,并再次锁定棱镜,同时在BIM移动端上显示此时棱镜相对于放样点的正确坐标的位置关系,根据向前、向右、向上的提示移动棱镜到限差容许的位置,完成该放样点的放样工作,随后完成其它放样点的放样工作;当选择激光模式后放样,选取要放样的点,选中该坐标后,智能全站仪的镜头会自动旋转到正确的坐标位置上,同时会发射出可见激光,移动棱镜到激光位置,并设置棱镜高度,完成对该放样点的放样,随后完成其它放样点的放样工作;
记录实测放样点坐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模型进行测量时,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设站完成后,BIM移动端上显示棱镜实时位置的三维坐标信息、以及棱镜与智能全站仪的距离,将棱镜移动到要测量的点的位置处,修改棱镜的高度,通过智能全站仪进行坐标采集,BIM移动端显示当前测量点的三维坐标,修改点名称完成对该点的采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BIM模型时,将其按专业、楼层、构建类型做好区分,以提高放样效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测量放样现场完成智能全站仪就位工作后,使用BIM移动端连接智能全站仪,通过BIM移动端设定测量参数并控制智能全站仪完成对棱镜的连接及锁定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测站处后方交会测站方法或已知点测站方法架设智能全站仪;
使用BIM移动端无线连接智能全站仪,实现BIM移动端与智能全站仪的连接及通信;
启动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放样软件,新建放样任务或打开原有任务,进入任务之后,显示放样BIM模型;
通过基于BIM的智能放样软件设置如下测量参数:目标、放样限差、导向光模式、导向光功率、设置坐标系、温度、气压;
通过基于BIM的智能放样软件控制智能全站仪对棱镜进行自动搜索并实现对棱镜的连接及锁定,基于BIM的智能放样软件显示棱镜与智能全站仪的实时距离,并实现对智能全站仪的控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测量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BIM模型创建过程中需统一标准,建立样板文件时需确保坐标、轴网以及标高信息准确无误,同时确保模型构件标高信息与图纸信息一致,并根据测量放样需求添加必要的特征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7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放样平台的支座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竖向预应力导管测量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