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198.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秋;翟光强;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0;A01G27/06;E03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立体绿化 高效 节水 栽培 容器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生态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可用于城市绿化的土地越来越少,致使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地面绿化的传统模式,开始了立体绿化的探索,即开展了墙体、屋顶、立交桥、棚架等新的绿化方式。然而,由于部分绿化形式,如硬质地面、灯杆、立交桥挡墙等处的容器栽培方式,所处位置要么人流密集、要么处于高处,使日常管理变得困难,尤其是日常浇水,既繁琐又费水。若能通过特别设计,将雨水或浇灌用水部分保存在容器中,然后在较长时间内供应植物吸收,从而减少日常浇水次数,降低管理成本,节约用水,并在城市立体绿化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能够最大效率利用自然雨水或灌溉水,既降低水分消耗,又降低管理成本,解决了城市立体绿化中容器栽培植物浇水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包括方箱1、隔板2、栽培层3、储水层4,所述隔板2固定于方箱1内部,所述方箱1内隔板2以上为栽培层3,所述方箱1内隔板2以下为储水层4,所述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圆孔,所述隔板2的圆孔内塞入有吸水棉条5,所述吸水棉条5下段位于储水层4内,所述吸水棉条5上段位于隔板2上部的栽培层3内,所述隔板2上面铺设有栽培基质6,所述方箱1的侧面开设有溢水孔7,所述溢水孔7位于隔板2下方。
所述栽培基质6采用蛭石、草炭、园土配制而成,蛭石、草炭、园土按照2.5-3.5:0.5-1.5:0.5-1.5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先搅拌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铺设在隔板上,并将吸水棉条向上拉直。
所述方箱1选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无孔塑料材质制成,所述方箱1的深度为40-60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0-40cm。
所述隔板2选用厚度0.5-1.5c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板制成,所述隔板2上设置有3-9个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为0.5-1.5cm。
所述隔板2设于距离方箱1底部5-10cm处,所述隔板2下面粘结有塑料管,所述隔板2通过塑料管支撑在方箱1内,所述隔板2与方箱1的底面尺寸相同。
所述溢水孔7对称设于方箱1两个侧面上,所述溢水孔7设于隔板2下方0.5-1cm位置处,所述溢水孔7直径为1-3cm。
所述吸水棉条5选用规格20-80g的无纺布制成,所述吸水棉条5的直径为0.5-1.5cm,长度为15-45cm,所述吸水棉条5在隔板下部保留长度5-15cm,其余部分保留在隔板2上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立体绿化的高效节水型栽培容器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容器选择:选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无孔塑料方箱,方箱深度为40-60cm,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0-40cm;
2)隔板制作与放置:选用厚度为0.5-1.5c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板,将其切割成与步骤1)选用的方箱的底面尺寸相同的方板;
3)隔板打孔:在步骤2)制作好的隔板上打出直径0.5-1.5cm的圆孔3-9个,使其均匀分布在隔板上;
4)固定隔板:将步骤3)做好的隔板放置在步骤1)备好的方箱内,使其处于距离方箱底部5-10cm的位置,通过在隔板下面粘结塑料管的方式支撑隔板,确保隔板上放置栽培基质及栽植植物后不会坠落为宜;
5)打溢水孔:在方箱对应的两个侧面,距离隔板0.5-1cm的位置打出直径1-3cm的两个溢水孔;
6)设置吸水棉条:选用规格20-80g的无纺布,将其卷成直径0.5-1.5cm的棉条,长度15-45cm,然后将其塞入步骤4)固定好的隔板上的圆孔内,使其在隔板下部保留长度5-15cm,其余部分保留在隔板上部,使得隔板的每个圆孔塞入一条吸水棉条;
7)基质配制:用蛭石、草炭、园土按照2.5-3.5:0.5-1.5:0.5-1.5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3-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其铺设在步骤5)完成后的容器隔板上,并将吸水棉条向上拉直;
8)栽植植物:将准备栽植的植物按照常规方法栽植在步骤6)完成后的栽培基质内,然后将其放置或固定在需要的绿化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花盆
- 下一篇: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系统起动阶段励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