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其增益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8920.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触摸屏 及其 增益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增益调整方法,首先判断当前帧触摸标志是否置位,若是,则不进行调节,若否,则判断信号强度是否合适,若信号过强,则减小增益,若信号过弱,则增强发射功率,并检测信号是否会按照预期进行变化,若没有按照预期变化,则说明有触摸物,此时要设置有触摸物标志,使当前帧剩余的扫描跳过光路的调节,若信号按预期变化,则说明没有触摸物,此时要提高接收电路的增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发射模块、接收模块和主控模块。本发明能精确判断当前光路信号变弱是由遮挡引起的还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以避免调节错误导致出现不出点、误报点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其增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触摸屏技术。利用这种触摸屏技术,用户只需在显示屏上的图标或文字上轻轻一点,计算机就能按照输入的指示进行相关操作,其完全摆脱了键盘和鼠标的束缚,使用范围广,使人机交互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触控产品技术日渐成熟,对触控产品的功能、性能和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经形成的各种商业化的触摸屏技术包括:电阻技术触摸屏、表面电容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表面声波(SAW)技术触摸屏等等。其中,红外线技术触摸屏因其价格低廉、可靠性高,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容易受到光干扰,在各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鉴于红外触摸屏存在的上述问题,在一般红外触摸屏中,需根据不同的环境场景,实时的调整接收增益的大小。在没有触摸的情况下,增益的调整一般是正确的。在有触摸的情况下,因为此时无法分辨信号变弱是由于遮挡引起的还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增益调整可能会出现问题。
传统的增益调整方法是判断上一帧是否有触摸点,若有,则不进行调节,若没有,则进行调节。但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首先,上一帧没有触摸不代表这一帧就一定没触摸;其次,当触摸物下落时,一般前几帧由于遮挡线数量较少,而无法得到触摸点,但这时候确实是挡下了,如果此时进行增益调整则可能出现问题。
综上,研发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其增益调整方法,精确判断信号变弱的具体原因,以避免调节错误导致不出点、误报点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增益调整的缺陷,提供一种红外触摸屏及其增益调整方法,精确判断当前光路信号变弱是由遮挡引起的还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以避免调节错误导致出现不出点、误报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触摸屏的增益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当前帧触摸标志是否置位,若是,则直接进入步骤S5,若否,则执行下一步;
S2、判断当前光路中的光信号强度与预设阈值的大小,所述预设阈值包括高阈值和低阈值,若光信号强度低于所述低阈值,则执行下一步,若光信号强度高于所述高阈值,则降低接收电路的增益,并进入步骤S5,若光信号强度处于所述低阈值和所述高阈值之间,则直接进入所述步骤S5;
S3、增强发射电路的输出功率,并判断此时接收电路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是否按预期变化,若是,则提高接收电路的增益,若否,则设置有触摸物标志;
S4、将所述步骤S3中的发射电路的输出功率恢复到原始状态;
S5、获取当前光路状态;
S6、判断当前帧扫描是否完毕,若是,则结束当前帧扫描过程,若否,则切换到下一道光路,并返回所述步骤S1,此时,下一道光路自动变为当前光路。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接收电路之间形成所述光路,在光路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将光信号强度的变化规律定义为正常变化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冠触摸技术有限公司;三盛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8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