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8350.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祥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C01C1/16;C05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氧基硅烷 脲丙基三 氨气 副产物 甲醇溶液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配制 发明生产工艺 氯化铵水溶液 有机化工领域 生产成本低 反应条件 合成 稀盐酸 甲醇 收率 尿素 吸收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属有机化工领域。本发明采用尿素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一定的反应条件下生成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副产物氨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氨气用稀盐酸吸收成氯化铵水溶液;应完成后的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配制成含甲醇0%‑80%的溶液。该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不仅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而且无污染,环保。本发明涉及一种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属有机化工领域。本发明采用尿素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一定的反应条件下生成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副产物氨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氨气用稀盐酸吸收成氯化铵水溶液;反应完成后的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配制成含甲醇0%‑80%的溶液。该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不仅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而且无污染,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属有机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它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的粘接促进剂;用于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胶粘剂;它用于玻璃纤维作为浸润剂和表面处理剂,也用于玻璃棉的粘结剂;它专用于铸造树脂,是铸造用砂型和耐磨型砂轮的粘结剂。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最早是1968年在美国专利US3671562中提出来,但受于当时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应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陆续出现,有机硅烷偶联剂得到了广泛应用,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也逐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目前生产和制备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方法是先用氨基甲酸乙酯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溶剂和有机锡催化下反应,生成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醇,然后蒸馏出反应生成的乙醇和溶剂,得到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纯品,最后用甲醇兑成不同含量的甲醇溶液。日本专利特开平8-333375-1996有类似的报道。
因产物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常温下是固体,在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大多厂家直接将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兑成甲醇溶液后销售和使用,如德固赛Dynasylan 2201和迈图的A-1160等。该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品质和收率都很高,在工业上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随着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等越来越关注,先后公布了一些可能对环境或身体健康等产生影响的高关注度物质,其中有生产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原料氨基甲酸乙酯,使得该生产工艺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和市场的需求,该合成方法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经检测采用此生产工艺生产的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产品中有微量的氨基甲酸乙酯的残留,微量的氨基甲酸乙酯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2.在生产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时加入的催化剂有机锡残留在产品中,客户在使用时会影响使用性能,导致黄变率、电导率等理化性质的变化;
3.该工艺生产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时使用的溶剂大多是苯,甲苯类物质,该类物质为强致癌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4.原料氨基甲酸乙酯价格高,用量大,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生产工艺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产品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方法。
一种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醇溶液的合成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首先将尿素用无水乙醇进行共沸蒸馏脱水处理,使脱水处理后的尿素含水量小于0.03%,蒸馏后的乙醇含水量为0.2%,可作其他工业用途;然后将尿素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原料按1:3.68的重量比,先将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原料抽入带搅拌的反应釜内,并在搅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尿素原料投入至反应釜内;
2)、尿素原料投料完成后,在搅拌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反应釜升温到120℃—130℃,最佳反应温度125℃;常压下反应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祥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祥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8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