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Ti耐海水腐蚀钢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6727.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8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艳;翁镭;杜林秀;张麒;杜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6;C22C38/14;C22C38/12;C22C38/08;C21D8/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海水 腐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Ti 耐海水腐蚀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
C:0.02~0.15%,Si:0.2~0.4%,Mn:0.8~1.5%,P:0.07~0.1%,S≤0.005%,Cu:0.2~0.5%,Ti:0.15~0.4%,V:0~0.06%,Ni:0~0.4%,余量为Fe 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厚度为 4~7mm,组织类型包含单项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中,按体积百分含量,单项多边形铁素体为 90~95%,珠光体组织为 5~10%。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带的屈服强为435~480MPa,抗拉强度为 540~610MPa,断后伸长率为 35~40%,-40℃夏比冲击功为48~62J。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化学成分配比,制备出连铸坯;
步骤2,奥氏体化:将连铸坯,加热到 1200~1280℃保温至连铸坯奥氏体化;
步骤3,两阶段控制轧制:
(1) 粗轧:将奥氏体化的连铸坯,进行粗轧,制得粗轧钢板;其中,开轧温度为1150~1200℃,粗轧累积压下率为70~82%;
(2)精轧:将粗轧板,进行精轧,制得精轧钢带;其中,开轧温度为980~1000℃,精轧终轧温度为 850~870℃,精轧累积压下率为85~95%;
步骤 4,冷却与卷取:
将精轧钢带,层流冷却,然后以 580~650℃的温度卷取,最后空冷至室温,制得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制备连铸坯的具体方法为,采用铁水深脱S,转炉顶底复合吹炼,RH真空循环脱气工艺,全流程保护浇注;用双辊连铸,穿过密闭空间,制备出连铸坯;连铸坯厚度为 180~230mm。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保温时间为 3~4h。
6.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共进行 3~5 道次粗轧,单道次压下率为 25~40%;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粗轧。
7.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中,共进行 7~9 道次精轧,后 3 道次累计压下率为45~60%;采用 7 机架四辊可逆轧机进行精轧。
8.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含 Ti 耐海水腐蚀钢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中,冷却速度为 20~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7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