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NFC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5627.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电磁信号 三级线圈 耦合 非接触智能卡 多通道 反馈 刷卡 数据信号转换 数据信号 同一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NFC装置和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进行耦合;N个三级线圈,N个三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相连;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初级线圈相连,其中,当非接触智能卡靠近N个三级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时,非接触智能卡通过与该线圈进行耦合以将数据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反馈至次级线圈,并通过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进行耦合以将电磁信号反馈至初级线圈,以及通过初级线圈将电磁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电磁信号获得数据信号。从而实现同一装置在不同的位置也能完成刷卡任务,而且当需要增加刷卡位置时,只需增加三级线圈,因而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NFC装置、一种多通道NFC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而且识别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具有防水、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存储数据容量大、标签可加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是由射频识别技术演变而来,是一种短距离高频的无线电技术,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例如,交通运输中的刷卡机制等。但是,在对NFC设备进行安装使用时,有时会受到空间、安装位置等的影响,不利于用户使用,而且当需要增加刷卡位置时,需要增加成套NFC设备,大大增加了系统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通道NFC装置,能够实现同一装置在不同的位置也能完成刷卡任务,而且当需要增加刷卡位置时,只需增加三级线圈,因而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通道NFC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通道NFC装置,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初级线圈进行耦合;N个三级线圈,所述N个三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相连,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初级线圈相连,其中,当非接触智能卡靠近所述N个三级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时,所述非接触智能卡通过与该线圈进行耦合以将数据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反馈至所述次级线圈,并通过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初级线圈进行耦合以将所述电磁信号反馈至所述初级线圈,以及通过所述初级线圈将所述电磁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磁信号获得所述数据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通道NFC装置,当非接触智能卡靠近N个三级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时,非接触智能卡通过与该线圈进行耦合以将数据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反馈至次级线圈,并通过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进行耦合以将电磁信号反馈至初级线圈,以及通过初级线圈将电磁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电磁信号获得数据信号,从而实现同一装置在不同的位置也能完成刷卡任务,而且当需要增加刷卡位置时,只需增加三级线圈,因而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非接触智能卡靠近所述N个三级线圈中的任意一个线圈时,所述非接触智能卡从该线圈中获得能量,以给所述非接触智能卡的芯片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N个三级线圈之间采用串联方式或者并联方式相连,所述N个三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之间采用串联方式或者并联方式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N个三级线圈中的每个三级线圈均与各自相连的电容构成LC振荡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多通道NFC装置,还包括:匹配单元,所述匹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匹配单元用于使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进行耦合谐振以获得所述电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5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