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条形码的路由器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058.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28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条形码 路由器 无线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条形码的路由器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进入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智能设备在不断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智能设备过短的续航时间所造成的电量过低等问题,经常会给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带来很多的困扰,幸运的是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来看,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目前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常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磁共振无线充电、WiFi无线充电和超声波无线充电等方式。其中,WiFi无线充电技术,作为覆盖距离最大的一种无线充电方式,可以直接利用WiFi路由器充当无线充电设备,甚至无需对传统的无线路由器进行更换,只需要部署软件等方案,即可提供充电功能,且不会对互联网的接入功能造成影响。
尽管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现有的WiFi无线充电技术在不断趋于成熟以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路由器在选择充电对象并进行无线充电的管理时存在很多弊端,具体包括:
(1)路由器没有对无线充电的充电对象进行管理,使得其它设备可以任意连入,从而造成能源浪费;
(2)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当充电对象电量充满后,路由器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处理,从而造成继续充电所带来的能源浪费。
具体地,大型超市引入的无线充电路由器如果不对充电设备有效地进行充电权限管理,任何设备都有权限连入无线充电的话,将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进一步地,在充电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实时地对设备电量进行检测,当设备电量充满之后仍对其充电同样也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一种成熟完善的用于克服上述缺陷的方法、系统或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条形码的路由器无线充电方法和系统,通过商家在商品的条形码上添加无线充电权限来控制设备的接入,并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电量来控制无线充电的动作;从而实现了对无线充电权限进行有效管理,以及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条形码的路由器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S1:商家在商品的条形码上添加无线充电权限;
S2: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条形码实现无线充电;
S3:路由器监测并控制移动终端的充电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商家包括超市经营商、商场经营商等商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权限在商品扫描售出时被消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S2具体包括:
S211:移动终端主动扫描条形码;
S212:路由器验证条形码成功后,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S2具体包括:
S221:路由器主动向移动终端发出无线充电邀请;
S222:移动终端对收到的无线充电邀请进行确认,并进入扫描界面进行条形码扫描;
S223:路由器验证条形码成功后,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S2具体包括:
S231:路由器主动向移动终端发出无线充电邀请;
S232:移动终端对收到的无线充电邀请进行确认,并进入扫描界面进行条形码扫描;
S223:路由器验证条形码成功后,向移动终端发出充电确认请求,移动终端对其确认后,开始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S3具体包括:
S311:路由器主动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情况;
S312:当充电情况为100%时,路由器主动切断充电。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S3具体包括:
S321:路由器主动获取移动终端的充电情况;
S322:当充电情况为100%时,路由器向移动终端发出是否切断充电询问;
S323:移动终端确认切断充电或继续充电。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S3具体包括:
S331:移动终端主动将自身的充电情况发给路由器;
S332:路由器接收到充电情况;
S333:当充电情况为100%时,路由器主动切断充电。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S3具体包括:
S341:移动终端主动将自身的充电情况发给路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绝缘监督管理系统
- 下一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