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爬吸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429.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文;刘春艳;李本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爬吸能 装置 | ||
1.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爬器模块、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两侧吸能单元模块、端梁模块、车钩安装支撑座、销连接模块、斜支撑梁、上盖板、下盖板;所述防爬器模块与端梁模块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框架,同时由斜支撑梁固定;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一端固定在防爬器模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两侧吸能单元模块一端通过销连接模块与防爬器模块进行固定,另一端固定在端梁模块上;上盖板、下盖板分别与防爬器模块、端梁模块连接;所述车钩安装支撑座与防爬器模块焊接在一起;
所述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由外压溃箱、隔板、前堵板、后堵板及内压溃箱组成;所述外压溃箱分别与隔板四面焊接,前、后分别通过前堵板、后堵板与防爬器模块、端梁模块连接;中间复合结构吸能单元模块通过5块隔板在纵向长度上均分,后2块隔板中间开有矩形孔;所述后堵板中间开有矩形孔;所述内压溃箱长度截止到第3块隔板,穿过后2块隔板及后堵板矩形孔,并与后2块隔板及后堵板焊接,内压溃箱上、下、左、右4个平面在第3、第4隔板之间开有4个长圆诱导孔,在第4、第5隔板之间上、下2个平面内开有2个长圆诱导孔;
所述两侧吸能单元模块由锥形压溃箱、隔板组成,前端与销连接模块后挡板焊接,后端与端梁模块焊接;所述锥形压溃箱由一直边、一斜边构成,其中直边靠近整个吸能装置中间内侧,斜边靠近整个吸能装置中间外侧;所述隔板四边分别与锥形压溃箱焊接,5块隔板的尺寸随着锥形压溃箱的尺寸逐渐增大,每2个隔板之间的距离从前到后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前端形状与防爬器模块轮廓一致,覆盖整个防爬吸能装置,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防爬器模块连接,前端中间位置与防爬器模块随着轮廓形状弧焊连接,后端与端梁模块连接;下盖板前端形状与防爬器模块轮廓一致,前端与防爬器模块连接,后端与端梁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器模块由盖板、立板及筋板焊接而成,在中间、两侧分别留出连接车体结构的接口;所述盖板包括3块,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所述立板包括4块,从前到后依次布置;所述上、中、下3块盖板与第1块立板焊接形成防爬齿,后端与第2块立板焊接;所述第3块立板呈现圆弧轮廓,连接第2块立板及第4块立板;所述筋板在左、右两侧各有2块,分别与盖板、立板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连接模块由销座、销头及后挡板组成,销座和销头相互配合,所述销座由4块板拼焊而成,前端与防爬器模块焊接在一起;所述销头由4块板拼焊而成,后端与后挡板焊接;所述后挡板与两侧吸能单元模块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模块由上盖板、下盖板及立板焊接而成;所述下盖板在中间位置向内凹陷,呈现八字形界面,为车钩安装留出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爬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安装支撑座由L型板、筋板焊接而成;所述筋板沿L型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L型板下平面在筋板间隔内均匀分布有车钩安装孔,L型板与防爬器模块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4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铁箱室空气除味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油船甲板小车的刹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