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999.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03 | 分类号: | H04N19/103;H04N19/136;H04N19/147;H04N19/19;H04N19/4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刘向辉;王凝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度 计算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及设备,包括:在对视频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获取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决议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至少两个残差系数;所述第一视频帧为所述视频中的任意一个视频帧;并行计算对所述至少两个残差系数中的每个残差系数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码流的长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在计算对residual‑coefficient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码流长度时可以采用并行计算的方式,无需采用串行方式,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速度,缩短得到Cost的时间,提高视频编码的效率。特别是在实时编码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会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H.264编码时,对于每一个视频帧,为了选择最优的编码模式,一般是需要遍历各个模式,最终通过比较来从中选择最优的模式。在模式选择时,常用的一种选择依据为Cost,Cost可通过公式(1)计算:
Cost=Distortion+bit-count*lambda (1)
其中Distortion用于表示压缩后的图像与压缩前的图像的差异程度,Distortion越大说明这种模式的效果越不好。bit-count是描述将编码需要的所有信息写到码流中需要的比特(bit)数的代价,即编码后得到的码流长度,需要的比特数越多,则得到的码流就越大,相当于压缩比越小。Lambda是通过查表得到的拉格朗日因子。总的来说,Cost的值越大,则对应的模式越不好。
在计算Cost时,需要先计算Distortion和bit-count,其中bit-count的计算是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计算速度比较慢的一部分。以计算残差系数(residual-coefficient)的bit-count为例,由于在计算residual-coefficient的bit-count时是串行计算,那么如果residual-coefficient的数量较多,显然bit-count的计算过程会很慢,导致得到Cost所需的时间较长,降低了视频编码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及设备,用于简化计算bit-count的过程,提高视频编码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码流长度计算方法,包括:
在对视频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获取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决议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至少两个残差系数;所述第一视频帧为所述视频中的任意一个视频帧;
并行计算对所述至少两个残差系数中的每个残差系数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码流的长度。
可选的.
在获取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至少两个残差系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视频帧的全部残差系数;
获取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至少两个残差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视频帧的残差系数的数量,确定其中需要通过所述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所述至少两个残差系数。
可选的.
获取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至少两个残差系数,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视频帧中需要通过所述decision模式计算码流长度的全部残差系数;
并行计算对所述至少两个残差系数中的每个残差系数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码流的长度,包括:
并行计算对所述全部残差系数中的每个残差系数进行编码后得到的码流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输出延时测试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对包括隐私遮挡的图像进行编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