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0880.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皓;杨坤;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衍混合 中心孔 退火 表面反射镜 镜面 车削加工 超精密车削 操作效率 加工步骤 精密配合 反射镜 成形 粗车 精车 镜坯 下料 加工 精密 清洗 | ||
1.一种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料
对金属棒料按预设尺寸切片下料;
步骤二:镜坯成形
按设计图纸进行反射镜镜坯成形加工,留出反射镜精密车削的光学表面厚度加工余量;
步骤三:消应力退火
对所成形镜坯执行消应力退火工艺;
步骤四:粗车镜面
按照预设的基底的形状和尺寸,对镜坯的光学表面厚度加工余量进行去除,去除到零件最终所需厚度的上差值在±0.02mm范围内;
步骤五:消应力退火
对粗车后的反射镜执行消应力退火工艺;
步骤六:精密对刀
车削折衍混合表面使用专用刀具,所述专用刀具为:刀具圆弧包角不小于50°,刀具圆弧轮廓度须优于300nm,刀具圆弧半径选择范围0.1~0.2mm,0°前角,10°后角;车削折衍混合表面前,将专用刀具安装在加工机床上,用于车削球面及非球面基底,专用刀具与加工机床之间的安装需满足:对刀偏差Δx值与加工表面Pv值的关系式为Δx≈2×Pv×R/D,R为球面半径或非球面的近似球面半径,D为光学表面口径;
步骤七:精车镜面
使用专用刀具进行镜面的基底成形、折衍混合表面车削;
步骤八:清洗与包装
对完成折衍混合表面车削的反射镜进行酒精喷洗,喷洗完成后使用无纺布进行第一层包装,使用脱脂纱布进行第二层包装,然后进行外部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光学表面厚度加工余量由折衍混合表面的基底决定,反射镜口径较大则需在厚度上留取较大的余量;如果是球面基底,加工余量为0.2~0.5mm;如果是非球面基底,计算该基底的非球面度,若非球面度为负,加工余量为0.2~0.5mm;若非球面度为正,按反射镜口径情况选定的加工余量再增加0.2~0.5mm,其和作为该非球面基底所需的加工余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消应力退火条件为:温度为180℃~200℃,时间2h-4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消应力退火条件为:温度为180℃~200℃,时间6h-8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专用刀具与加工车床之间进行调整对刀时,选用试车表面为球面的试车件,试车件的R/D值小于零件待车削表面的R/D值;试车件的面形与零件面形相同;试车件的口径与零件口径不同,试车件的口径取10~20mm;
对刀过程为:首先在高度上对刀,对刀之后在球面试车件上先行验证,完成指标为在100×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车削中心残留;其后开展X方向上对刀,完成要求为:试车件试车面形不能观察到因对刀误差引入的“W”形或“M”形,用数字化指标界定为Pv值与刀具轮廓度接近,即面形分析短波截止频率设定在0.8mm时,测试面形整体Pv值须优于0.3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中心孔的折衍混合表面反射镜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所述酒精清洗的过程为:完成车削加工的零件保持在加工机床上,主启动加工机床主轴转速提升到3000rpm,使零件高速旋转,同时在零件已加工表面连续喷射无水酒精,无水酒精喷射位置处于零件中心孔边缘,喷射距离在15-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8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