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高透明度的羟乙基纤维素醚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9309.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卞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11/08 | 分类号: | C08B11/08;C08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透明度 羟乙基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高透明度的羟乙基纤维素醚制备方法,属于羟乙基纤维素醚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主流HEC 生产工艺都是采用100%的固体氢氧化钠,首先将氢氧化钠溶解在IPA(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再投入精制棉在低温下进行碱化。
由于精制棉在投料过程中,就开始与碱进行反应,这样就会随着投料过程的进行,碱的有效浓度就会降低,所以会造成精制棉碱化不均匀。而且由于精制棉后加工艺,会造成精制棉部分被包裹,也会造成碱化不均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产品溶液透明度的具备高透明度的羟乙基纤维素醚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具备以下步骤:先将精制棉投入至溶剂中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碱液进行碱化。
所述溶剂为异丙醇水溶液。
具体的说,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精制棉粉碎;
2)将精制棉投料至IPA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再加入液体碱液进行碱化;
3)将反应釜抽真空,将环氧乙烷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醚化反应,然后充氮气进行保护;
4)向醚化后的物料中加入酸进行中和反应,调节pH至6.5~7.5;
5)用异丙醇水溶液将中和后的物料进行洗涤;
6)对洗涤后的物料进行干燥粉碎,物料的水分控制在1%~5%,得到羟乙基纤维素产品。
重复3)、4)步骤两次。
所述液体碱为质量浓度为45%-5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所述酸采用冰醋酸或硝酸。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新的碱化工艺生产的HEC,取代度提高,从而使产品防霉稳定性更好。而且产品的不溶物明显减少,溶液透明度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向反应釜中加入7000Kg的的溶剂(溶剂为异丙醇和水),然后加入750Kg精制棉,搅拌30min。加入600Kg质量浓度为50%氢氧化钠的溶液,碱化1.5h,碱化温度为20℃。然后加入400Kg的环氧乙烷,醚化一小时,反应温度为50℃。加入冰醋酸进行中和,中和温度为30℃。再次加入500Kg环氧乙烷进行醚化,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70℃。最后再次向反应釜中加入冰醋酸进行中和,搅拌30min,然后洗涤干燥获得产品。
将产品配成1%的水溶液的透明度为98%,溶液中不溶物基本没有。24h加酶粘度降解率为40%。
实施例二:
向反应釜中加入7000Kg的的溶剂(溶剂为异丙醇和水),然后加入750Kg精制棉,搅拌30min。加入600Kg质量浓度为50%氢氧化钠的溶液,碱化1.5h,碱化温度为20℃。然后加入400Kg的环氧乙烷,醚化一小时,反应温度为50℃。加入硝酸进行中和,中和温度为30℃。再次加入500Kg环氧乙烷进行醚化,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70℃。最后再次向反应釜中加入硝酸进行中和,搅拌30min,然后洗涤干燥获得产品。
将产品配成1%的水溶液的透明度为95%,溶液中有少量不溶物。24h加酶粘度降解率为50%。
实施案列三:
向反应釜中加入7000Kg的的溶剂(溶剂为异丙醇和水),然后加入750Kg精制棉,搅拌30min。加入420Kg质量浓度为50%氢氧化钾的溶液,碱化1.5h,碱化温度为20℃。然后加入400Kg的环氧乙烷,醚化一小时,反应温度为50℃。加入冰醋酸进行中和,中和温度为30℃。再次加入500Kg环氧乙烷进行醚化,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70℃。最后再次向反应釜中加入冰醋酸进行中和,搅拌30min,然后洗涤干燥获得产品。
将产品配成1%的水溶液的透明度为93%,溶液中有少量不溶物。24h加酶粘度降解率为48%。
酶降解方法为:向1%纤维素醚水溶液中加入10ul的千分之一的酶溶液,24h后测定粘度。
对比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9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