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包覆的锂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8897.2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卫军;王燕超;林若虚;白珍辉;庞自钊;朱晓沛;周宏宝;苏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3018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正极材料 导电包覆层 包覆的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电子导体材料 锂快离子导体 干燥粉末 复合 溶剂 退火 搅拌混合溶液 镍钴铝酸锂 镍钴锰酸锂 混合溶液 体表面包 原料分散 包覆层 电性能 锂离子 过筛 蒸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以镍钴锰酸锂和/或镍钴铝酸锂为基体,在基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包覆层,所述导电包覆层包括锂快离子导体材料,任选地,还包括电子导体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如下:1、将锂快离子导体或其制备原料分散于溶剂中,任选地,在溶剂中还分散有电子导体材料或其制备原料,形成导电包覆层溶液;2、将正极材料分散于包覆层溶液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3、搅拌混合溶液,并在搅拌下进行蒸干,得到干燥粉末;4、将干燥粉末进行退火,然后依次粉碎、过筛,得到复合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不易产生裂纹,且具有较高的电性能;所述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地,涉及一种复合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不同配比的三元正极材料。由于成本较高,所以钴酸锂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3C类电子产品的电池制作中。在电动车市场中,三元正极材料占有较大比例。
而市场上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颗粒形貌多为类球形的二次颗粒,是由一次颗粒团聚而成。这种类型的材料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由于一次颗粒之间存在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每个一次颗粒会产生不同的应力,体积收缩/膨胀程度不一致。以镍钴铝酸锂为例,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最终导致一次颗粒之间产生裂纹,而裂纹的生成,会使电解液进入裂缝中,反应面积增加;继续进行电化学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不断扩大,甚至贯穿整个二次颗粒,导致二次颗粒断裂甚至破碎,劣化电池性能。
并且,三元正极材料在脱锂状态下Ni4+非常不稳定,反应性很强,因此,容易引起电极与电解液之间反应产生高的界面内阻,尤其在高镍含量下,因而导致材料容量迅速衰减,循环性能变差,因此,需要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进行包覆,阻止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进行金属氧化物包覆,但是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差,导致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变差,容量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在正极材料表面进行包覆,并且包覆材料选自锂快离子导体以及任选的电子导体材料,这样,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电性能,而且可以减缓或者防止一次颗粒之间产生裂纹,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一种复合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材料以镍钴锰酸锂和/或镍钴铝酸锂为基体,在基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包覆层,其中,
所述导电包覆层中包括锂快离子导体材料。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导电包覆层中还包括电子导体材料。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
所述导电包覆层与基体的重量比为(0.1:~1.0):100,优选为(0.1~0.8):100,更优选为(0.2~0.5):100;和/或
所述电子导体材料与锂快离子导体材料的重量比为(0.5~10):1,优选为(1~8):1,更优选为(2~6):1;和/或
所述导电包覆层的厚度为1~100nm,优选为2~50nm,更优选为3~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