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灯箱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3891.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连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灯箱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箱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灯箱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招牌灯箱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
招牌灯箱是以玻璃或灯布、有色有机玻璃为外壳等,在外壳内设置日光灯,LED模组,LED灯条等,利用灯光显示广告、招牌、标志灯等文字或图案,具有醒目的效果。
现有招牌灯箱保修维修监控管理落后,管理零散,报修繁琐,维修工作周期长。灯箱出现故障须人为报修,灯箱控制须随季节,环境明亮等进行人为调整。此类问题给我们带来不便,严重影响对灯箱的实时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灯箱管理系统,解决现有管理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灯箱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智能灯箱管理系统,包括N个独立灯箱,N≥1,每个灯箱配合设置有控制器、功率检测模块,还包括N个手持终端,每个灯箱对应一个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灯箱的ID地址绑定;
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手持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功率检测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功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灯箱的总功率,并将检测到的总功率通过通信模块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分析灯箱的总功率是否达到故障线,如果达到故障线,控制器将故障信号发送给手持终端。
现有的灯箱管理基本是人工进行检查,采用片区式管理,一个管理员需要管理很多灯箱,不能及时发现灯箱的故障以及维修。
本发明所述独立灯箱具体是指各个灯箱之间相互不关联,所述控制器具体是指MCU单片机,所述手持终端具体是指智能手机,用于接收故障信息、生成维修清单,每个管理员配设一个手指终端,所述灯箱内置ID地址,并且与手持终端对应绑定。
所述功率检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所对应灯箱的总功率,并将总功率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内置总功率的安全范围值),在控制器内进行分析判断,当测定的总功率值大于上限值时,由控制器发出故障信,故障信号通过通信模块一短信或微信等形式自手持终端显示,提醒管理员灯箱的故障,意见管理员及时到达指定灯箱进行排查,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进行维修。
本发明通过功率检测模块能够实时监测所对应灯箱的总功率,由控制器对总功率进行分析判断,当出现故障时及时将故障信号传递给手持终端,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处理故障。
进一步地,功率检测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和信号转化单元:
所述采集单元采用非隔离采样方式对灯箱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
所述信号转化单元将采集的电流、电压信号转化成功率信号;
所述采集单元的电路包括芯片A11、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
+5V电源一端与所述芯片A11的VDD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5V电源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容;供电L端通过负载与所述芯片A11的V1P引脚连接,负载与V1P引脚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供电N端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芯片A11的V1N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负载和第一电阻的公共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串联设置,第二电容与V1P引脚和第一电阻的公共端连接,第三电容与V1N引脚和第三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公共端接地,供电L端通过相互串联的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与所述芯片A11的V2P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一端串联,另一端与第七电阻和V2P引脚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和第四电容的公共端接地,所述芯片A1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芯片A11的CF引脚和CF1引脚连接信号转化单元。
其中,VDD为芯片A11的芯片电源,V1P、V1N为芯片A11的电流差分信号输入端,V2P为电压信号正输入端,GND为芯片地,CF为输出有功高频脉冲,CF1输出端,当SEL=0时,输出电流有效值,当SEL=1时,输出电压有效值,SEL为输入端。
所述采集单元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所述功率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
电流i采样,电流经过电阻R1、R2、R3(锰铜电阻),得到信号U1=i*R’(R’为R1、R2、R3的电阻总和)。
电压U采样,U经过R4、R5、R6、R7、R8(R8为普通贴片电阻)分压,得到U2=U*(R8/(R4+R5+R6+R7+R8));
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在CF、CF1引脚以脉冲方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连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连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