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0842.7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A23K50/80;A23K10/3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栖硅藻 干粉制备 扩大培养 水产动物 干粉 藻种 硅藻 浓缩 喷雾干燥塔 积极作用 浓缩处理 饵料池 保种 饵料 海草 海泥 养殖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包括:从海泥和海草中提取底栖硅藻藻种;在保种室中对底栖硅藻藻种进行扩大培养,制得一次培养底栖硅藻;在大饵料池中对一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扩大培养,制得二次培养底栖硅藻;对二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浓缩处理,制得浓缩底栖硅藻;用喷雾干燥塔将浓缩底栖硅藻喷成干粉,即得到底栖硅藻干粉。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产底栖硅藻数量有限的问题,从而提高海产底栖硅藻的数量,改善水产动物的饵料结构,为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产底栖硅藻是匍匐型贝类(例如:鲍、蝾螺)、埋栖型贝类(例如:缢蛏、泥螺)以及棘皮动物(例如:海参、海胆)等名贵水产动物的重要饵料。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海产底栖硅藻的数量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大规模水产养殖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产底栖硅藻数量有限的问题,从而提高海产底栖硅藻的数量,改善水产动物的饵料结构,为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起到积极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海泥和海草中提取底栖硅藻藻种;
步骤二、在保种室中对底栖硅藻藻种进行扩大培养,制得一次培养底栖硅藻;
步骤三、在大饵料池中对一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扩大培养,制得二次培养底栖硅藻;
步骤四、对二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浓缩处理,制得浓缩底栖硅藻;
步骤五、用喷雾干燥塔将浓缩底栖硅藻喷成干粉,即得到底栖硅藻干粉。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一中,用微细管分离法从海泥和海草中提取底栖硅藻藻种。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在保种室中对底栖硅藻藻种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在三角烧瓶中放入LUX培养基,并将底栖硅藻藻种接种到三角烧瓶中的该LUX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大饵料池中对一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扩大培养包括:在大饵料池中放入LUX培养基,并将一次培养底栖硅藻接种到大饵料池中的该LUX培养基上进行24小时扩大培养。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对二次培养底栖硅藻进行浓缩处理包括:利用离心机将二次培养底栖硅藻进浓缩至2亿株/ml。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依次通过提取底栖硅藻藻种、保种室中扩大培养、大饵料池中扩大培养、浓缩处理、喷制干粉等处理步骤制得了底栖硅藻干粉,这不仅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产底栖硅藻数量有限的问题,从而提高海产底栖硅藻的数量,改善水产动物的饵料结构,为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栖硅藻干粉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海泥和海草中提取底栖硅藻藻种。
其中,本步骤中可以用微细管分离法从海泥和海草中提取底栖硅藻藻种。
步骤二、在保种室中对底栖硅藻藻种进行扩大培养,制得一次培养底栖硅藻;
具体地,在三角烧瓶中放入LUX培养基,并将底栖硅藻藻种接种到三角烧瓶中的该LUX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酶一酵富微硫蛋白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中药活性高效腐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