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厨房电热风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0524.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舜泳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厨房 热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厨房电热风灶。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炒菜灶通常是燃气灶,燃气灶火力大被大多数家庭应用,但燃气灶的热能是由燃气和空气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个化学反应需要氧气并产生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同现代的低碳生活是背离的,同时燃气和空气中的有害杂质会产生有毒的废气如二氧化硫、焦油等,在大城市巨量的厨房废气排入天空会增加大气的雾霾,这有害居民健康;燃气和空气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通过锅底传递给锅里的食物,同时热能大量随废气一起散发到厨房空间,这使燃气灶的热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房电热风灶,其目的是减少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厨房的空气质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厨房电热风灶,包括锅,电发热元件,热风循环通道,其特征在于:锅和热风循环通道构成一个封闭空间,热风循环通道里的电发热元件加热所述封闭空间的气体在锅底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热风循环通道再被电发热元件循环加热;这样热风循环加热,热风温度不断提高,热能不会散发到空气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里加设风扇;加大了气体流量,使热能传递量更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外围加设保温绝热层,使热风循环通道里的热量流失减少。
作为第一项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锅,热风循环通道构成的空间完全密闭,所述空间里填充氦气;这样电发热元件在氦气环境里不易氧化,氦气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6倍,这会使热传导更快。
作为第一项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锅底加设热辐射源;使锅底除了循环加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外还得到热辐射能。
上述技术方案说明了:厨房电热风灶没有化学反应,减少了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没有废气排放,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提高了厨房的空气质量,炉内热风是在封闭空间里循环加热没有散发到厨房空间,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其中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优化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其中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优化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锅,2、电发热元件,3、热风循环通道,4、风扇,5、热辐射源,6、保温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本发明的厨房电热风灶,包括锅1、电发热元件2、热风循环通道3、锅1和热风循环通道3构成一个封闭空间,热风循环通道3里的电发热元件2加热所述封闭空间的气体在锅1底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热风循环通道3再被电发热元件2循环加热;这样热风循环加热,热风温度不断提高,热能不会散发到空气里。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其中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优化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在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3里加设风扇4,在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3外围加设保温绝热层;加大了气体流量,使热能传递量更大,使热风循环通道3里的热量流失减少。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其中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优化技术特征的实施例示意图。
在所述的锅底加设热辐射源5;使锅1底除了循环加热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外还得到热辐射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舜泳,未经王舜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