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240.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英;黎星辰;方洁;彭秋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6 | 分类号: | C04B28/16;C04B14/48;C04B24/38;C04B24/42;C04B103/44;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性能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包括水、水泥、骨料、减水剂、成核剂、胶凝辅助剂、粉煤灰、水淬锰渣、磺化木质素、氯化钙、木质素、钛纤维、半纤维素、果胶、硬石膏和膨胀剂;其中,胶凝辅助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β‑环糊精、二氧化硅和水混合,浸泡后,烘干水分,再加入膨胀珍珠岩混合均匀即得;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石头和硬石膏磨成粉,其粒径为0.075~1.25mm,再加入氯化铁和硫酸铜混合均匀。本发明具有延长混凝土泵送距离,初始坍落度高,坍落度损失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高,并且可节约能源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是混凝土物料混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反应,对混凝土流动性和坍塌度损失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混凝土中,骨料的体积占到60%以上,骨料是混凝土中承受荷载、抵抗侵蚀和增强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重要组成材料,研究表明,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受到骨料尺寸的影响,如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保坍性能和坍落度损失;以及泥土团聚或者包覆在骨料表面,会阻碍骨料和水泥的粘结,形成结构薄弱区,降低混凝土强度;泥的存在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降低混凝土的耐候性;并且如果泥团聚会降低混凝土局部的强度,造成安全隐患。
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其特点是掺量少、作用大,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缺少的组份。高耗能企业多集中于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建材行业的节能减排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减水剂的制备需要高温才能完成,且工艺繁杂,资源浪费高。
铺设好的混凝土,在其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慢,蒸发速度不均匀,且由于水分的蒸发会形成很多细微的孔,给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
铺设道路时,分多次平行铺设,混凝土之间易形成较大间隙,且由于应力作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微小缝隙,这些均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持久性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混凝土在损坏后的修复方法较简单,但是修复结果不尽人意,路面不平,修复处的强度和耐持久性均较之前差。
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混凝土可以解决上述重要问题,优化工艺,节约资源,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初始坍落度小、保坍性能好和坍落度损失少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的提供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裂缝自愈能力强、易修复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水泥、骨料、减水剂、成核剂、胶凝辅助剂、粉煤灰、水淬锰渣、磺化木质素、氯化钙、木质素、钛纤维、半纤维素、果胶、硬石膏和膨胀剂;
其中,水、水泥和骨料按质量比0.20~0.25:1:2.50~4.00;
减水剂、成核剂、胶凝辅助剂、水淬锰渣和膨胀剂分别为水泥的质量的4%~6%、10%~15%、15%~25%、25~40%和10~15%;
粉煤灰、硬石膏、钛纤维、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别为骨料的质量的10~20%、4~8%、1~1.2%、0.2~0.5%和0.2~0.5%;
磺化木质素、氯化钙和果胶分别为水的质量的5~10%、5~10%和1.2~2%;
胶凝辅助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a按质量比1:4~5:2~3将β-环糊精、二氧化硅和水混合,浸泡1~2h后,于50~80℃烘干水分后得第三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