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9870.7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亦力;张庆磊;李锁定;彭文娟;卞玲玲;汪洋;王欣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9/12;B01D67/00;B01D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磺化 复合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初,膜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目前在水处理和净水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日益迫切。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环保、节能、易于控制和操作的特性,已经成为重要的分离提纯手段之一。复合膜的研制是一种膜制造的改性方法,同时也是当今使用最多且最为有效的制膜方法。制造复合膜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液涂覆法,将配制好的制膜液直接涂敷在基膜上,通过溶剂蒸发或者相转化法制成复合膜。此方法技术成熟,制得的复合膜性能稳定,可大规模生产。
现有涂覆工艺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存在成本高,涂层厚,通量低等问题,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专利CN104524933A中提供一种新型交联磺化聚砜/聚醚砜-磺化聚砜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中选用多羟基、多胺基物质为交联剂,通过改变加入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调整复合膜的截留性能。但此发明中基膜选用聚砜和聚醚砜共混铸膜,磺化聚砜层磺化聚砜的磺化度较高,这就存在产业化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所制复合膜的通量较低小于10LMH,不利于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包括无纺布、基膜和涂覆层,其中:
无纺布厚度在60-100μm之间,基膜厚度在30-50μm之间,复合层厚度在300-500nm之间;
所述基膜的分离孔径在0.05-0.5μm之间;
所述复合层的截留分子量在800-1000Da之间。
一种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铸膜液体系的配制:
使用聚砜、添加剂以及溶剂配制铸膜液。
(2)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采用稀溶液浸渍涂敷法制膜,包括基膜的制备和复合膜的制备。
基膜的制备:向脱好泡的铸膜液中打入氮气,对其加压打料,将料液管放入料液槽中,开启铸膜机,开始铸膜;基膜出凝胶槽后需调整并测试其厚度,合格基膜收卷后清零铸膜计数器。基膜的预处理方式包括甘油保护风干、自然风干以及基膜表面有一定湿度。
复合膜的制备:将配制好的涂覆液浸渍涂覆在基膜表面。初步成型复合膜在一定的烘干时间下固化形成复合膜。然后再将复合膜浸泡在甘油中,之后自然风干。
上述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1)中铸膜液体系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
聚砜的固含量为0-30wt.%;
添加剂为小分子酮类、小分子醇类、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不同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剂的含量为0-20wt.%。
余量为溶剂,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等至少一种。
上述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2)中基膜的制备的反应条件如下:
铸膜室的湿度控制在20-60%;
温度控制在20-50℃;
在洁净的铸膜室内进行铸膜,基膜厚度为30-50um(无纺布采用三木74,90g/m2);
铸膜速度为6-10m/min。
上述新型磺化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2)中涂覆层配方由以下组分构成:
磺化聚砜类高聚物,为磺化聚砜或磺化聚醚砜,磺化度15-100%;
樟脑磺酸类添加剂,为樟脑磺酸或含有樟脑磺酸类结构的添加剂,添加剂含量为0-20wt.%。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樟脑磺酸直接添加到磺化聚砜层中减小分离孔径,复合层外层为磺化聚砜与樟脑磺酸混合体系,体系简单,从膜制备角度上来讲,易于控制,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本发明中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常规纳滤膜的水通量较低,实际应用过程中能耗较高,本发明中复合膜操作压力低,水通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一:
基膜预处理:将聚砜平板纳滤膜首先进行预处理:配制15%浓度甘油溶液,在25℃温度和55%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将15%浓度甘油溶液均匀涂覆于聚砜平板纳滤基膜上制得预处理基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9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侧超疏水聚醚砜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头镗机器人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