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色剂包覆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7413.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贵彬;杜金鹏;鲁涛;韩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D11/037;C09D11/50 |
代理公司: | 12211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纳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颜料 显色剂 包覆 荧光涂料 印迹 压敏 油墨 变色 水杨酸锌树脂 短波紫外光 复合 表面形成 防伪材料 防伪性能 粒径分布 荧光效果 油墨体系 沉降 发色剂 添加量 改性 细度 印品 颜料 制备 打印 视觉 激发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显色剂包覆荧光颜料和包含上述荧光颜料的复合变色压敏荧光涂料,所述荧光颜料是通过改性的水杨酸锌树脂作为显色剂包覆在荧光颜料表面形成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包覆荧光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复合变色压敏荧光涂料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降低防伪材料添加量,改善了颜料在油墨体系中沉降和分散的技术问题;2.改善了荧光颜料的粒径分布,降低了油墨的细度;3.油墨在压感打印时,发色剂与显色剂反应,产生印迹,且印迹不消失,在短波紫外光和近红外的激发下,分别显现了不同的视觉荧光效果,同时具有几种防伪性能,因而,进一步提升了印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印刷油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覆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颜料分为紫外激发荧光颜料和红外激发荧光颜料。紫外激发荧光颜料是在波长254nm或365nm的紫外光的激发下,显现荧光色的颜料;红外激发荧光颜料是在波长980nm的红外光激发下,显现荧光色的颜料,这两类荧光颜料以使用简便,安全可靠的特性,得以在荧光防伪领域广泛应用。
胶印是显色剂与发色剂胶囊相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发色剂胶囊破裂,胶囊中的无色染料与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显色的防伪技术。
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红外荧光颜料,紫外荧光颜料与胶印技术相结合的复合防伪技术。究其原因:1.现有技术材料上的限制,这三种防伪材料要展现各自的防伪效果,首先需要达到各自的最小添加量,之后还要考虑材料间的波长影响。现有技术的树脂体系无法解决改复合防伪效果所带来的颜料沉降和颜料分散等问题2.现有技术实施效果的限制,采用喷涂和滚涂的工艺可以把红外荧光颜料,紫外荧光颜料与胶印材料转移到承印基材上,但是得到的涂层有颜色外漏,附着力不佳等技术缺陷,无法在生产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显色剂包覆的荧光颜料以及一种表层包覆厚度可控,操作简便和成本较低的包覆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高分子树脂显色剂包覆紫外荧光颜料和红外荧光颜料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显色剂包覆荧光颜料,所述荧光颜料是通过改性的水杨酸锌树脂作为显色剂包覆在荧光颜料表面形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颜料包括包覆紫外荧光颜料和包覆红外荧光颜料,其中所述包覆紫外荧光颜料的荧光颜料为有机及其稀土络合物,包覆红外荧光颜料的荧光颜料为无机稀土复合物,优选噻嗪或噁嗪类染料。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所述的显色剂包覆荧光颜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性树脂混合液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聚乙烯醇5%~15%,蒸馏水84%~94%,消泡剂0.5%~1%的配方组分溶解搅拌,得到水性树脂混合液,保温搅拌;
(2)包覆剂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树脂显色剂80%~95%,蒸馏水4%~18%,基材润湿剂0.5%~1%,分散剂0.5%~1%的配方组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得到包覆剂;
(3)包覆处理:将需要包覆的处理的荧光颜料按照配比加入到所述水性树脂混合液中,继续混合至均匀,均匀后逐步加入包覆剂并不断搅拌,直至荧光颜料表面形成均匀而致密的显色剂层,经过固液分离后完成包覆处理过程,得到的固体颗粒经蒸馏水水洗,烘箱干燥,破碎分级,得到显色剂包覆荧光颜料颗粒,
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覆所需材料的添加比例为水性树脂混合液:被包覆荧光颜料:包覆剂=(74%~86%):(6%~10%):(8%~16%)。
进一步的,所述水性树脂混合液的制备方法是将蒸馏水升温至90℃后,缓慢加入聚乙烯醇,保温搅拌,待聚乙烯醇树脂颗粒完全溶解,加入消泡剂,继续搅拌20分钟,即得到水性树脂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7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蒸镀机及其蒸镀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氯霉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