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6473.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中崎滋;川平哲也;菊川直博;龟岛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青炜;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检测传感器 传感器片 电极 金属板 按压 绝缘片 按压部件 座垫 电极重叠 成对的 树脂制 粘合层 对置 贴合 硬质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1A)配置在座垫(SC)下,其具备载荷检测传感器(5),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具备:传感器片(50),其具有树脂制的一对绝缘片(56s、57s)、设置于所述一对绝缘片的对置的一方的绝缘片(56s)的面上的第1电极(56e)、以及与该第1电极成对的第2电极(57e);金属板(60),其设置于传感器片的一方的面中的至少与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重叠的部位;载荷检测传感器还具备按压部件(4),该按压部件有配置于金属板的与传感器片侧相反的一侧并对金属板进行按压的按压部(46)。按压部比座垫(SC)硬质,传感器片与金属板通过粘合层(70)而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适用于适当地检测就座等的情况。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中的安全系统之一,应用有对在乘车时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进行警告的报警系统。在该报警系统中,当感知到人的就座的状态而未感知到安全带的佩戴的情况下,发出警告。作为对该人的就座进行感知的装置,存在使用对由就座引起的载荷进行检测的就座检测装置的情况。
作为就座检测装置,已知使用具有如下结构的载荷检测传感器:形成有开口的间隔件配置在一对树脂制的薄膜间,形成在各个薄膜上的电极在间隔件的开口内相互隔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315199号公报
但是,树脂制的薄膜一般存在若温度上升则强度降低而因弱力挠曲的趋势。因此,若被置于炙热阳光下的汽车的车内那样高温的环境中,则存在树脂制的薄膜的强度降低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即使比通常的人的载荷轻的载荷施加于座椅装置也误检测为就座的担心。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检测与就座等对应地施加的载荷的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配置在座垫下,上述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载荷检测传感器,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具备传感器片和金属板,其中,上述传感器片具有树脂制的一对绝缘片、设置于上述一对绝缘片中相互对置的面的一方的第1电极、以及配置在上述一对绝缘片之间并与上述第1电极成对的第2电极;金属板设置于上述传感器片的一方的面中的至少与上述第1电极以及上述第2电极重叠的部位,上述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还具备按压部件,该按压部件具有配置于上述金属板的与传感器片侧相反的一侧并对上述金属板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上述按压部比上述座垫硬质,上述传感器片与上述金属板通过粘合层而贴合。
在这样的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中,在金属板被按压部按压的情况下,该金属板挠曲而使得树脂制的传感器片挠曲并使第1电极与第2电极接触、或者使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的电阻值电容值变化,从而载荷检测传感器接通,进而检测到载荷。
按压部比座垫硬质,由于金属板被该按压部按压,所以与金属板直接被座垫按压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金属板适当地弯曲,从而能够适当地检测就座。另外,金属与树脂相比难以产生蠕变,因此即使被按压部按压也难以在金属板留下压痕。因此,在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中,能够抑制由压痕引起的与就座等对应地施加的载荷的误检测,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检测与就座等对应地施加的载荷。
然而,与金属相比树脂挠性容易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存在容易产生蠕变且也容易留下压痕的趋势。但是,在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中,由于金属与树脂制的传感器片的一方的面侧通过粘合层而贴合,所以在由按压部进行的按压被解除、金属板返回至未按压时的位置时,金属板能够使树脂制的传感器片返回至该位置。因此,在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中,即使在该载荷检测传感器单元的周围的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难以在树脂制的传感器片留下压痕,从而能够抑制由该压痕引起的与就座等对应地施加的载荷的误检测。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检测与就座等对应地施加的载荷。
优选,还具备台座,该台座配置上述传感器片中的至少比上述第1电极以及上述第2电极宽的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筒和包含筒的气溶胶生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