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5804.2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华栋;陈志忠;陈一村;龚枳伊;奉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防爆 泄爆 管廊 通风 监测控制模块 盖板组件 人防设计 泄爆孔 智能 良好运行状态 压力监测模块 角度传感器 定期维护 防护效果 盖板主体 工作状况 功能模式 监测控制 冲击波 投料口 泄爆口 孔口 排压 门框 保养 防灾 自动化 检测 外部 转换 记录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防爆和泄爆盖板组件,其中投料口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模块包括盖板门框模块、盖板主体模块、通风、防爆及泄爆孔口模块和盖板监测控制等模块。通风、防爆及泄爆孔口模块可以实现盖板在通风、防爆和泄爆三种功能模式的转换,分别对应日常管廊通风、战时管廊防灾(防外部冲击波)和管廊内部排压通道(泄爆口)三种情形,并由盖板监测控制模块实现记录和计算,分析防爆和泄爆盖板的状态。盖板监测控制模块包括了压力监测模块、角度传感器等,可以判断盖板、孔口等工作状况,自动化在线的对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的性能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有利于后续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和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及实时检测的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地下血脉,是水、电、天然气等物资输送的生命线。综合管廊本身存在危险源,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容易成为恐怖袭击和战时敌方空袭打击的重点。投料口(检查井)是综合管廊口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主要用于管线入廊。由于投料口(检查井)的尺寸较大,战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容易进入综合管廊,从而对管廊内的生命线工程产生破坏。因此,投料口(检查井)作为人防设计中的薄弱环节,需要重点考虑。其次,2014年6月1日,台湾高雄市街道发生可燃气体外泄,引发多次大爆炸,在爆炸事故中,由于冲击波的破坏,地下空间中又没有足够的泄爆孔口,导致大部分井盖直接被炸飞。当冲击波源于管廊外部时,盖板应有效抵御冲击波来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内部生命线工程的稳定。当管廊内部发生爆炸,冲击波应得到及时释放,防止结构发生更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城市综合管廊投料口(检查井)兼顾人防的要求,设计一种新颖、实用的智能化防爆和泄爆盖板。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综合管廊内投料口(检查井)满足正常使用的同时兼顾人防防空要求,同时考虑管廊内的灾害预防(火灾和爆炸等),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投料口(检查井)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在盖板主体上,通风、防爆及泄爆孔口模块可以实现盖板在通风、防爆和泄爆三种功能模式的转换,分别对应日常管廊使用中的通风需求、战时管廊防灾中的防护需求(防外部冲击波)和管廊内部灾害的排压需求(泄爆口)三种情形,并由盖板监测控制模块实现记录和计算,并分析防爆和泄爆盖板的状态。盖板监测控制模块包括了压力监测模块、角度传感器等,可以判断盖板、孔口等工作状况,自动化在线的对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的性能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有利于后续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和战时工程防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廊兼顾人防设计的智能防爆和泄爆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门框、与盖板门框配合的盖板、位于盖板门框下方的通道、位于通道进出口的转换板、监测控制模块;
所述监测控制模块包括角度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角度监测模块用以获得转换板的摆动角度数据,压力监测模块用以获得转换板受到的压力数据;
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内预设有摆动角度数据预设值、压力数据预设值;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以接收转换板的摆动角度数据、转换板受到的压力数据并分别与摆动角度数据预设值、压力数据预设值对比后提供判断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用以接收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该数据包括转换板的摆动角度数据、转换板的摆动角度数据与摆动角度数据预设值的对比数据、转换板受到的压力数据、转换板受到的压力数据与压力数据预设值的对比数据。
进一步的,数据传输模块的上传方式包括无线传输方式或电力载波传输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监测模块采用微机械陀螺获得转换板的摆动角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威防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