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的钝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5607.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功正;潘永刚;蔡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40 | 分类号: | C23C22/40;C25D9/02;C25D15/00;C23C28/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化处理 不锈钢 钝化液 耐腐蚀 钝化 时长 配制 生产周期 不锈钢加工 常温浸泡 水洗干燥 阴极化 除油 清洗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的钝化处理方法,属于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除油、(2)钝化液配制、(3)钝化处理、(4)水洗干燥。本发明独特配制了两种不同的钝化液,并在钝化处理时采用常温浸泡和阴极化处理两种方式相结合,即很好保证了钝化后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又有效的缩短了整体的钝化时长,进一步降低了生产周期和劳动强度,提升了经济效益,并将其耐腐蚀时长提高了40%左右,显著改善了其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的钝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表面缺陷,腐蚀隐患,出现黑色氧化皮和其它金属化合物、黄色焊缝及冷拔时的油脂等,为了提高不锈钢的外观和耐蚀性,加工后的不锈钢必须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长期以来,人们对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主要采用铬酸盐钝化法,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铬酸盐钝化膜对基体金属有良好的防腐蚀作用,其钝化工艺成熟,成本低廉,故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铬酸盐有剧毒有致癌性,在钝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对工人健康有害,常期使用铬钝化的产品会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钝化工艺排出的废水污染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日增强,亟需对钝化液的安全环保性能进行改善。此外,现有的钝化处理方法多是将不锈钢在常温下放入钝化液中浸泡处理,此举虽然很好节省了劳动强度,但浸泡时间较长,且制成的钝化膜均匀性、附着性不佳,最终降低了不锈钢的耐腐性能,因此还需进一步探索优质的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不锈钢的钝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锈钢的钝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除油:
先用清水将不锈钢表面的杂质冲洗干净后,再将其放入工业用除油液中,加热保持除油液的温度为40~45℃,不断搅拌处理6~8min后将不锈钢取出,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2)钝化液配制:
a.钝化液A配制:先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15~18份钼酸盐、7~10份钨酸盐、5~8份植酸、2~4份钛酸酯偶联剂、1400~1500份水,然后将钼酸盐、钨酸盐、植酸、钛酸酯偶联剂、水共同混合,加热保持温度为38~42℃,不断搅拌至均匀后得钝化液A备用;以钼酸盐、钨酸盐、植酸、钛酸酯偶联剂进行混合配合使用,有效改善了传统单一钼酸盐钝化时钝化膜易出现应力开裂的现象,提升了基层钝化膜的附着性,改善了使用的稳定性;
b.钝化液B配制:先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4~6份盐酸、3~5份磷酸、0.4~0.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3~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0.7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0.1~0.3份苯并噻唑、0.4~0.6份稀土硝酸盐、0.2~0.3份脲醛树脂、0.1~0.2份古马隆树脂、0.2~0.3份纳米氮化钛、0.15~0.25份纳米二氧化锆、1200~1300份水;然后将上述各成分共同混合,以1700~18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至均匀后得钝化液B备用;在钝化液B中添加的脲醛树脂、古马隆树脂、纳米氮化钛和纳米二氧化锆,能有效改善阴极化处理时氢气析出造成钝化膜微孔增多的现象,此时纳米颗粒能与树脂分子结合形成一紧密的长链螯合结构,填充于微孔中,提高了钝化膜的致密性,进而改善了其耐腐蚀特性;
(3)钝化处理:
a.将步骤(1)处理后的不锈钢浸入到步骤(2)所得的钝化液A中,在常温条件下浸泡处理15~20min后取出备用;
b.将操作a处理后的不锈钢放入到步骤(2)所得的钝化液B中,对不锈钢进行阴极化处理,控制处理时电流的密度为40~60μA/cm2,处理5~7min后取出备用;在常温浸泡处理后进行的阴极化处理,能有效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长,并与操作a起到良好的协同效果;
(4)水洗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