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4401.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王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伦隐形眼镜有限公司;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C7/04 | 分类号: | G02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眼镜 高透氧镜片 非水凝胶 元器件 智能 制作 眼镜技术领域 材料选择 成型镜片 镜片中心 聚合成型 模具设计 上薄下厚 生产过程 主体设计 镜片 充填 植入 变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它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它的制作方法为:步骤一、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选择与处理:以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作为载体;步骤二、元器件的选择与设计;步骤三、模具设计:以镜片中心为界,上薄下厚垂重设计;步骤四、元器件的定位与充填;步骤五、智能隐形眼镜的聚合成型;本发明以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为主体设计,避免了生产过程成型镜片因为元器件植入后发生的镜片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属于隐形眼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设计的智能隐形眼工作模式总结为:(1)、外置传感型镜片;(2)、集成式传感镜片;(3)、光纤信号输送;
1.1、外置传感型镜片:
为了更精确的测定待测物浓度,还可以发展外置传感型镜片。在该镜片中,镜片自身主要起到接触眼睛和富集待测物的作用。同时,在镜片中,内置一个传感电极,利用在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将待测物的浓度转化为电信号,并利用外置的电化学信号采集装置,将电信号检测到。需要指出的是,与下面集成式传感镜片相比,该装置不需要将整个电路集成到镜片表面,同时也不需要提供原位的电源及信号发射装置。
1.2、集成式传感镜片:
集成式传感镜片是目前一些科技巨头普遍采取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其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他们借助自己在微电子加工(MEMS)及信息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整个检测平台微型化并最终整合到镜片表面, 整个镜片中含有电源、信号收集转化、信号发射等一系列功能模块。首先将利用MEMS技术将微电路集成到基材表面,然后再利用压模技术将所得基材挤压成镜片形状。
1.3、光纤信号输送:
将超细传导光纤输入镜片中,可以根据所要观测的点进行定位,外接的光纤可以连接到观测与记录仪器上,实现连续监测与记录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它的制作方法为:
步骤一、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选择与处理:以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作为载体;
步骤二、元器件的选择与设计;
步骤三、模具设计:以镜片中心为界,上薄下厚垂重设计;
步骤四、元器件的定位与充填;
步骤五、智能隐形眼镜的聚合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是指一类以重复的Si-O键为主链,硅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它们的透氧系数在80 ×10-11 (cm2/s) [mLO2/(mL×hPa)]以上;其含水量低于10%。
作为优选,所述元器件种类包括传感器、传导光学光纤、微电路的一种或组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玻璃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的参数主要为:镜片中心厚度0.06mm至0.30mm,曲率7.9mm至9.5mm,直径为8.0mm至17mm。
作为优选,所述聚合成型为固化聚合或热固化聚合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非水凝胶高透氧镜片材料为主体设计,避免了生产过程成型镜片因为元器件植入后发生的镜片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伦隐形眼镜有限公司;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江苏海伦隐形眼镜有限公司;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