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用连接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366.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8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银;陈尚虎;马新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305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 器用 连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用连接固件,包括操作帽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帽及连接杆均采用绝缘树脂注塑成型,所述操作帽采用六棱柱型结构,所述连接杆采用圆柱型结构,所述操作帽与连接杆同中心轴固设于连接杆一六棱面;所述操作帽与连接杆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操作帽和连接杆直径的同心圆柱,所述同心圆柱两端封闭,内设有干燥药剂;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整体采用绝缘树脂材质制成,制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用在断路器设备上,绝缘性能好,防潮湿,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的组合部件,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断路器用连接固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断路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局部放电现象,特别是断路器部分部件也会出现带电现象,如断路器内使用的绝缘紧固件都是金属或塑料注塑成型的,由于注塑工艺很容易在紧固件内部产生微小气泡,而在人工检测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此紧固件安装在断路器中运行过程会产生局部放电,长时间会产生安全事故,对作业中的工作人员安全存在隐患同时甚至损坏断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硬度强、绝缘性好、可保证断路器长期安全运行的断路器用连接固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断路器用连接固件,包括操作帽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帽及连接杆均采用绝缘树脂注塑成型,所述操作帽采用六棱柱型结构,所述连接杆采用圆柱型结构,所述操作帽与连接杆同中心轴固设于连接杆一六棱面。
优选的,所述操作帽与连接杆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操作帽和连接杆直径的同心圆柱,所述同心圆柱两端封闭,内设有干燥药剂。
优选的,所述与操作帽连接处的连接杆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用于安装垫片。
优选的,所述操作帽直径可大于或等于连接杆直径。
优选的,所述干燥药剂采用直径小于同心圆柱直径的小圆柱体存装。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整体采用绝缘树脂材质制成,制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用在断路器设备上,绝缘性能好,防潮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用连接固件,包括操作帽01和连接杆0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帽01及连接杆02均采用绝缘树脂注塑成型,所述操作帽01采用六棱柱型结构,所述连接杆02采用圆柱型结构,所述操作帽01与连接杆02同中心轴固设于连接杆02一六棱面,所述操作帽01与连接杆02设置有直径小于所述操作帽和连接杆直径的同心圆柱03,所述同心圆柱两端封闭,内设有干燥药剂,所述与操作帽01连接处的连接杆0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04,用于安装垫片,所述操作帽01直径可大于或等于连接杆02直径,所述干燥药剂采用直径小于同心圆柱03直径的小圆柱体05存装。
本实施例的操作帽与连接杆的直径可根据实际需求生产加工成操作帽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也可以生产成操作帽直径等于连接杆的直径,所述的同心圆柱前后两端采用封闭式,内部设置有用小圆柱体存装的干燥剂,小圆柱体形状及尺寸大小与同心圆柱适应,整体采用绝缘树脂材质制成,制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用在断路器设备上,绝缘性能好,防潮湿,使用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电力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销释放热力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降解黑臭水体底泥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