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2385.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国;唐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豪智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安全 智能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充电枪,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但是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而言,传统产品的充电枪触头与插座之间通过插座的弹性网片连接,新的时候网片弹性良好,插头与插座接触良好,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弹性网片会出现老化,从而导致充电枪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的情况。此外,现有充电枪的温度保护通常设置在后面的引线上,在选择充电线时,肯定有足够的载流量,故其对温升变化反应不灵敏且无法检测到充电枪插头因接触不良导致的温升变化,一旦出现故障,插头便会出现高温烧坏的情况,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增加了充电枪的更换成本。
城市居民用电虽设有峰谷电,但人们下班回来对新能源汽车直接充电时则正是居民用电高峰,不仅电价贵,还对城市供电增加了压力,如果充电枪能实现对居民用电的合理分配,既可节约居民用电成本,又缓解了城市供电压力。
一般情况下,大电流充电存在充电不实的情况,在新能源汽车只消耗了少部分电量的情况下,则不需要用大电流充电,而可采用弱电流,慢慢充。而现有家用充电枪的充电电流只有一种模式,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充电电流,既增加了居民用电负荷,又影响了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充电枪的改进,降低安全隐患,节约居民用电成本,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则成为各大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充电时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包括枪体右外壳、枪体左外壳,所述枪体右外壳和枪体左外壳组成枪体外壳,所述枪体右外壳和枪体左外壳相互对称,所述枪体外壳为一体成型式圆滑过渡结构,所述一体成型式圆滑过渡结构包括一个完整的内腔,所述内腔固定设置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枪头及充电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上方设置有方形装配腔,所述方形装配腔内设有ARM控制板,所述方形装配腔左侧面设有多功能键盘,所述方形装配腔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多功能键盘的操作通过ARM控制板显示于显示屏。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枪头内设有充电触头L1、充电触头PE、充电触头N、导引触头CP、导引触头CC,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充电触头L1与充电触头PE之间、充电触头PE 与充电触头N之间的塑料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ARM控制板中的温度监控电路向显示屏反映充电枪的温升情况。
进一步的,还包括护线尾管,所述护线尾管采用软质塑料材料制成,电线通过所述护线尾管与所述充电枪头中充电触头L1、充电触头PE、充电触头N连接,并为电动汽车供电,所述充电枪头的顶端从枪体头部伸出,所述护线尾管的尾端从枪体柄部伸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搭扣,所述搭扣连接充电枪头与充电座。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钮套,所述按钮套设于枪体右外壳与枪体左外壳的上方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ARM控制板通过导引触头CC和导引触头CP与电动汽车连接,用户通过多功能键盘与显示屏智能选择强、中、弱三档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与ARM控制板中的ARM控制芯片连接,用户通过多功能键盘根据充电时段随意预约时间或取消预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充电枪头充电座的可靠连接,安全性好;
在与对接车子的插孔上的两根主回路最接近处嵌入温度传感器,从而能最真实反映充电枪的温升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即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报警提示,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智能选择强、中、弱三档电流,既可减轻家庭供电负担,还可延长汽车电池使用寿命;
根据充电时段随意预约时间或取消预约,既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可实现对居民用电的合理分配,节约居民用电开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侧视图;
图3是该便携式安全型智能充电枪正视图;
图4是A-A剖视图;
图5是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豪智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豪智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池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