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砟轨道垂向动力结构仿真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1520.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仲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床 动力结构 轨道 垂向 扣件 路基 轨枕 仿真分析 质量信息 采集 不均匀沉降 动力特性 轨道结构 剪切刚度 剪切阻尼 结构模型 抗弯刚度 数据信息 随机载荷 虚拟现实 支承刚度 支承阻尼 吊空 钢轨 移动 研究 | ||
1.一种有砟轨道垂向动力结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采集有砟轨道的钢轨单位长度质量信息、抗弯刚度信息、轨枕和道床的参振质量信息、扣件、道床和路基的支承刚度信息、扣件、道床和路基的支承阻尼信息和道床的剪切刚度和剪切阻尼信息;
S2: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建立有砟轨道的结构模型,研究移动随机载荷作用下,扣件失效、轨枕吊空和路基不均匀沉降等缺陷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S3:建立AR状态下的有砟轨道垂向动力结构模型,将该模型进行虚拟现实的实现,其中利用ANSYS软件的前处理模块建立轨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其中钢轨采用Beam3梁单元进行离散,钢轨单元长度取为一个轨枕间距长,轨枕和道床采用Mass21质量单元来模拟,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均用Combin14线性弹簧-阻尼单元模拟,模型总长为102个轨枕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砟轨道垂向动力结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建立砟轨道的结构模型时采用如下方式:
S1:对钢轨、轨枕和道床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建立钢轨的振动微分方程:
其中
式中,Zr(x,t)为钢轨的振动位移,其中t为时间变量;
δ(x)为Dirac函数,其中当x=0时,δ(x)=1,当x≠0时,δ(x)=0,Zsi(t)为轨枕的振动位移,ls为轨枕间距。
S2:建立轨枕的振动微分方程:
其中:Zbi(t)为道床的振动位移;
S3:建立道床的振动微分方程
其中
将上式代入方程中并整理,便可得到道床振动微分方程的详细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5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