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512.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站;潘建波;李国亭;陈帅;陈伟胜;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br 一体化 生物 反应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反应器、沉淀反应器和出水槽,生物反应器包括内层反应器和外层反应器,内层反应器内设有进水管,内层反应器上部设置缺氧反应区,下部设置厌氧反应区,外层反应器为好氧反应区,生物反应器上端设有射流器和水泵,射流器和水泵相连,水泵与内层反应器和外层反应器分别通过水管Ⅰ连接,射流器与外层反应器通过水管Ⅱ连接,沉淀反应器包括沉淀池和排泥管,排泥管设在沉淀池底部,出水槽底部设有出水管。本发明通过水泵和射流器的组合,实现硝化液回流、射流充氧及水力搅拌等功能的有机统一,省却传统曝气设备和搅拌设备,节约能耗,实现缺氧‑厌氧‑好氧的不断循环,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是指通过时间或空间的调配,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完成多种反应,实现多种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目前越来越多的一体化工艺(例如一体化氧化沟工艺、SBR工艺、IBR工艺、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多点交替进水六箱一体化工艺、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工艺等)被应用于农村、城镇、小区、工厂废水处理,但是对于时间序列式单体一体化工艺,例如SBR工艺、IBR工艺,只能进行间歇生化反应,容积利用率较低;对于时间序列式组合一体化工艺,例如D型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多个单体工艺组合运行操作控制繁琐,对自动化的依赖程度较高,若自动化控制模块PLC出现故障,需切换到手动模式,手动控制的劳动强度较大;对于空间序列式一体化工艺,例如五箱一体化工艺、六箱一体化工艺,这类工艺构造较复杂,同时自动化要求高,运行管理难度高;传统的一体化工艺所需设备多,包括搅拌设备、曝气设备、水泵、三相分离器等,投资高,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反应器、沉淀反应器和出水槽,生物反应器包括内层反应器和外层反应器,内层反应器内设有进水管,内层反应器上部设置缺氧反应区,下部设置厌氧反应区,外层反应器为好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所在的内层反应器池壁周围均匀设有多个通孔Ⅰ,生物反应器上端设有射流器和水泵,射流器和水泵相连,水泵与内层反应器和外层反应器分别通过水管Ⅰ连接,射流器与外层反应器通过水管Ⅱ连接,外层反应器池壁周围均匀设有多个通孔Ⅱ,沉淀反应器包括沉淀池和多个排泥管,沉淀池设置在外层反应器外侧,排泥管设在沉淀池底部,出水槽设在沉淀池上端部外侧,出水槽底部设有出水管。
所述内层反应器、外层反应器、沉淀池和出水槽为同心的圆筒。
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多个孔。
所述排泥管为4个,在沉淀池周围均匀设置。
所述外层反应器下端沿池壁周围均匀设有多个回流孔,外层反应器池壁与沉淀池池壁之间设有多个回流板,每个回流板均向外层反应器池壁方向倾斜,且倾斜端均设在回流孔下方。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通过水泵和射流器的组合,实现硝化液回流、射流充氧及水力搅拌等功能的有机统一,省却传统的曝气设备和搅拌设备,节约能耗,在空间序列上实现缺氧-厌氧-好氧的不断循环,实现连续进水连续生物处理,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