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温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949.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F·恩鲁阿斯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派特汽车配件工贸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4 | 分类号: | F16K31/64;F16K1/00;F01P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土耳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温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阀,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水泵单元的管道中的感温阀。
背景技术
车辆运行时,内燃机需要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够使得其运行稳定。因此,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循环冷却系统中通常设置有恒温阀组件,该恒温阀组件在内燃机侧的冷却剂温度高时将散热器侧与内燃机侧的冷却剂导通,并在冷却剂温度低时将该冷却剂阻断或对其流量进行限制,使内燃机的温度能够始终恒定在最佳运行温度范围内。
冷却剂被导通后,其流量与恒温阀组件的尺寸、管道内径等参数相关。但是,现有技术的恒温阀组件中并没有针对通常参数的水泵单元管道进行的尺寸设计,这些恒温阀组件在具有通常参数的水泵单元管道中难以形成最佳导通流量,从而影响其恒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能够与通常参数的水泵单元管道配合的感温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结构。
<结构1>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阀,安装在对车辆的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水泵单元的管道中,用于对从内燃机流向散热器的冷却剂的流量进行限制从而使得内燃机的温度恒定在一定范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元件,具有与位于内燃机侧的管道的管壁上的第一突起相抵接的活塞,以及与活塞之间能够相对移动的移动体;容纳体,用于容纳移动体,具有能够与管壁上的第二突起相密封抵接的密封部,以及从密封部的内侧部沿着移动体的表面向散热器侧延伸的容纳延伸部;底座,具有固定在位于散热器侧的管道的管壁上的底部,以及从底部的内侧部沿着容纳延伸部的外侧面向内燃机侧延伸并且与容纳延伸部之间可相对滑动的底座延伸部;弹簧构件,随着移动体的移动而伸缩,具有与密封部的外侧部相抵接的一端,以及与底部相抵接的另一端,其中,容纳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与移动体相压接的压接部,相邻的两个压接部之间形成让冷却剂流经的通道,密封部呈圆环状,其外径为31mm~33mm。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密封部的外径为32mm。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底部呈圆环状,其外径为30.5mm~32.5mm。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弹簧构件为弹性系数是80.5N/cm~102.5N/cm的弹簧构件,当内燃机侧的温度在125℃~135℃时,从密封部的密封位置开始计算,移动体向内燃机侧移动了10.5mm~12.5mm的距离从而使得密封部与第二突起之间形成最大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弹簧构件为弹性系数是91.5N/cm的弹簧构件,当内燃机侧的温度在130℃时,从密封位置开始计算,移动体向内燃机侧移动了10.5mm的距离从而形成最大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当内燃机侧的温度在80℃~94℃时,从密封位置开始计算,移动体向内燃机侧移动了0.05mm~0.15mm的距离从而使得密封部与第二突起之间形成初始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当内燃机侧的温度在97℃~107℃时,从密封位置开始计算,移动体向内燃机侧移动了6.2mm~7.8mm的距离从而使得密封部与第二突起之间形成中部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压接部为沿着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压接条。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压接部为沿着移动体的周方向延伸的弧线状的压接条。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容纳延伸部的端部上设有底壁用于覆盖移动体,该底壁上设置有贯穿孔。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贯穿孔具有2mm~3mm的直径,被设置在底壁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底座延伸部含有多个镂空部以及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镂空部之间的多个延伸带。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镂空部含有向内燃机侧开口的开口槽。
本发明提供的感温阀,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其中,容纳延伸部的端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延伸带对应的突出部,延伸带含有与突出部相对应并且沿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嵌合槽,突出部可滑动地嵌合在嵌合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派特汽车配件工贸联合股份公司,未经科派特汽车配件工贸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用金属化薄膜承接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线盘框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