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且方便调节的显示器拼接调节支架及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630.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凌衍芬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拼接 支架 显示器 方便调节 低成本 背侧结构 支撑轨道 支架安装 支架结构 平移 侧连接 直线型 轨道 转动 制作 | ||
本专利涉及显示器拼接支架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成本且方便调节的显示器拼接调节支架,包括直线型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轨道,安装在第一轨道上的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轨道上的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与一个显示器背侧连接,用于调节该显示器与四周其他显示器拼接的平移和转动。本专利所述调节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显示器背侧结构简洁,稳定性高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支架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显示器拼接支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低成本且方便调节的显示器拼接调节支架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拼接是目前拓展显示器面积的主流方法,虽然显示器单元之间存在窄边的拼接缝,但相对于整体拼接面积来说在视觉上可以忽略不计。加之现有的窄边显示单元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侧面边框的宽度越来越小,拼接显示器逐渐超大屏显示的主流技术。虽然如此,决定显示效果的关键技术主要还是显示单元之间拼接的物理缝隙的大小,如果没有使显示单元能够紧密的相互贴紧,再先进的显示技术也无法弥补该物理缝隙。因此,拼接技术是否优秀,成为决定现在超大屏显示器的是否能够有好的显示效果的关键。
现在的显示器拼接主要靠调节支架来实现,以液晶显示器为例,LCD产品的显示单元安装在支架上之后,是通过调整挂钩上的调节螺钉来实现显示单元平面度、垂直度以及拼接缝隙的调节。传统的LCD显示单元挂钩的前后调节螺钉是分离的。当需要把显示单元往前调节时,需要把后调节螺钉拧松,再调节前调节螺钉,反之亦然。且传统的LCD显示单元挂钩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强度不够。
现有的显示器拼接也有采用专业支架来实现多个方向和角度的调节,但专业支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制作成本高。另外就是需要调整好之后再安装显示器,然后再进行微调,使得整个拼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十分低下。
发明内容
本专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灵活的低成本且方便调节的显示器拼接调节支架及调节方法。
本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成本且方便调节的显示器拼接调节支架,包括直线型的第一和第二支撑轨道,安装在第一轨道上的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轨道上的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与一个显示器背侧连接,用于调节该显示器与四周其他显示器拼接的平移和转动,其改良的结构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平行固定设置,具有一个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轨道的Y轴方法和垂直于第一和第二轨道所在平面的X轴方向;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分别包括支撑于第一或第二轨道上的支撑机构,与显示器连接的悬挂机构,用于在Y轴上调节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相对位置的垂直调节机构,和用于在X轴上调节支撑机构和悬挂机构相对位置的水平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的垂直调节机构同向调节,共同构成所述显示器的Y轴平移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的水平调节机构同向调节,共同构成所述显示器的X轴平移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第三调节机构的水平调节机构与第二、第四调节机构的水平调节机构逆向调节,共同构成所述显示器的Y轴转动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第三调节机构的垂直调节机构与第二、第四调节机构的垂直调节机构逆向调节,共同构成所述显示器的X轴转动调节机构。
上述机构的调节方法如下,包括:
S1.安装第一和第二支撑轨道的步骤,和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安装在显示器背侧的步骤;
S2.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将显示器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支撑轨道上的步骤;
S3.调整显示器与周边其他显示器相匹配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波传动齿条近似齿廓设计方法
- 下一篇:挂钩调节扭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