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注采关系中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351.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佟星;刘阳;张天石;曾鹏;于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李颖 |
地址: | 11001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关系 无效 循环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采关系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无效循环静态识别的步骤,测井曲线识别的步骤,无效循环动态识别的步骤。所述无效循环静态识别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注采井组选择的子步骤;沉积相类型选择的子步骤。所述测井曲线识别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厚薄油层划分的子步骤,水淹解释结果选择的子步骤,测井曲线识别的子步骤。本发明方法综合运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剖面测试、测井解释等多项资料,明确了无效循环场的分布状况,并开展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后续水驱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地质工程中的识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油田注采关系中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陆上砂岩油田由于其渗透率的差异性和油水的重力分异作用,造成油田开发中注入水优先沿着河道砂岩主体带底部向油井突进,并且在长期注水冲刷条件下,逐渐形成油、水井间相互连通的高渗透强水洗大孔道。
大孔道形成后,注入水主要沿大孔道流动,无法再起到驱动剩余油的目的。采用注采有效性的概念来对注入水的利用效率进行描述。如果注入水利用率非常低,基本没有起到驱替原油的作用,则认为注采井间存在大孔道,注采无效;如果注入水利用率虽然较高,但变差的速度非常快,则认为大孔道正处于形成阶段,注采低效。如果注入水利用率较高且平稳,则认为生产正常,对于注采无效的井,应立刻采取调剖堵水措施,对于注采低效的井,则应进一步密切观察。
因此,对注采有效性的识别和判断将为油田实施降水增油措施具有指导意义。大量室内实验和动态分析表明:易形成低效循环场的井,其地质构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低效或者无效循环场形成后,其动态表现上也趋于一致。
无效循环场是指油田注水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储层中注入水的驱油作用极弱或不起作用。由于储层的旋回性、渗透率的差异性、岩石的胶结程度以及长期注水冲刷而形成的,也是注水开发油田必然的规律。
无效循环场造成了注入水的无效循环,大幅度降低了注水效率。如何识别低效无效循环场,进一步挖掘剩余储量,是油田进入后续水驱阶段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油田注采关系中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针对特高含水期无效循环加剧、能耗高的状况,为进一步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改善开发效果,依据低效无效循环基础研究和识别与治理相关技术成果,结合专家经验,发明了无效循环高效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运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剖面测试、测井解释等多项资料,明确了无效循环场的分布状况,并开展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后续水驱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注采关系无效循环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效循环静态识别的步骤,测井曲线识别的步骤,无效循环动态识别的步骤。
所述无效循环静态识别的步骤,优选进一步包括:注采井组选择的子步骤;沉积相类型选择的子步骤。
所述测井曲线识别的步骤,优选进一步包括:厚薄油层划分的子步骤,水淹解释结果选择的子步骤,测井曲线识别的子步骤。
所述无效循环动态识别的步骤,优选进一步包括:油井识别评分的子步骤,水井识别评分的子步骤。
所述注采井组选择的子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
以注水井W为中心,选定井距小于等于600m的采油井O,组成注采组合井对(W,O);
S(W,O)n值待定;
如果井距大于600m,则S(W,O)n=0。
所述沉积相类型选择的子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
给定六种砂体连通类型:河道~河道、河道~主体、主体~主体、河道~非主体、主体~河道、非主体~河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流速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可照明井下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