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373.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市翠屏区远鹏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水小龙虾 健康生态 无公害 小龙虾 养殖池 池埂 养殖 塑料薄膜 科学养殖 清池消毒 施足基肥 水体养殖 防逃网 钙塑板 前处理 木桩 埋入 排干 坡比 虾苗 池水 淤泥 池塘 放养 肥料 整修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水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选择: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1.5~2.5),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网;(2)养殖池前处理: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进行彻底清池消毒;(3)施足基肥:将肥料埋入泥中,埋肥深度为15~20厘米;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通过对小龙虾的科学养殖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小龙虾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的营养众所周知,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而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小龙虾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相互之间经常咬伤,造成了小龙虾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通过对小龙虾的科学养殖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小龙虾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小龙虾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选择: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1.5~2.5),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网;(2)养殖池前处理: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进行彻底清池消毒;(3)施足基肥:将肥料埋入泥中,埋肥深度为15~20厘米;(4)栽好水生植物: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同时,架设为小龙虾提供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5)虾苗虾种放养: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5-4万尾小龙虾;(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投喂饲料要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的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亩用生石灰10千克,保持水位稳定;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
优选的,步骤(1)中,防逃网围栏的高度为60厘米,其中,20厘米埋入泥中,用竹桩固定,桩距1.2~1.5米。
优选的,步骤(2)中,进行彻底清池消毒所采用的药物为生石灰或漂白粉、漂粉精。
优选的,步骤(3)中,施肥量应控制在100~300千克/亩,且采用生物有机肥。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隐蔽场所采用网片、竹筒或塑料筒搭建。
优选的,步骤(5)中,向池塘投放小龙虾采用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笫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小龙虾3万~4万尾,夏季放养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
优选的,步骤(5)中,向池塘投放小龙虾采用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的,每亩放养小龙虾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秋季放养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
优选的,步骤(5)中,向池塘投放小龙虾采用冬春放养模式: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小龙虾,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100~200尾/千克,每亩放养小龙虾1.5万~2万尾,冬季放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市翠屏区远鹏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宜宾市翠屏区远鹏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克氏原螯虾套养泥鳅的混合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