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7733.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李龙;李建君;汪会盟;刘继芹;陈加松;刘玉刚;程林;王启明;李金龙;施锡林;杨春和;李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17D5/02;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穴储气库造腔 过程 中不溶物 堆积 形态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盐穴储气库造腔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盐腔内不溶物与盐腔之间的休止角,计算得到盐腔内不溶物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根据计算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计算半径时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预测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解决了目前的预测方法未考虑不溶物和盐腔的相互影响,导致预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与实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不符的问题;达到了准确预测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盐穴储气库造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盐穴储气库应用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由于盐岩地层中含有不溶物,在盐腔的溶解建造过程中,盐腔内不溶物会从盐腔侧壁上脱落,下落到盐腔底部,从而限制下部的盐腔扩展,导致腔体的设计体积减小,造成造腔管柱阻塞,因此,在利用水溶造腔法建造盐穴储气库的过程中,需要对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进行预测。
目前普遍利用造腔模拟软件预测盐穴储气库的腔体的形态,造腔模拟软件多的预测原理是:预测整个盐腔的形态,将整个盐腔的底部体积等于盐腔内不溶物的体积的部分,看作是盐腔内不溶物。
但目前的预测方法未考虑盐腔内不溶物和盐腔的相互影响,导致预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与实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不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预测方法未考虑不溶物和盐腔的相互影响,导致预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与实测得到的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不符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根据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所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计算得到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盐腔内不溶物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计算半径时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预测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所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计算得到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预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盐腔内不溶物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计算半径时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预测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盐穴储气库造腔过程中不溶物堆积形态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根据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含量、膨胀系数,所述盐腔的初始半径、最大半径、计算半径、预定高度以及所述盐腔内不溶物与所述盐腔之间的休止角,计算得到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盐腔内不溶物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计算半径时的底面高度和顶面高度,预测所述盐腔内不溶物的形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