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粉碎后成型干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7168.9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闫龙;王玉飞;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B55/02 | 分类号: | C10B55/02;C10G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质 粉煤 沥青 焦油 粉碎 成型 干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为原料制备型兰炭的方法,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将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混合破碎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将原料粉末在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得到型煤;将型煤在干馏装置中热解,得到型兰炭、煤焦油及煤气。本发明以粉煤为原料,提高了利用效率,解决了兰炭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煤资源紧缺的局面;使用沥青、焦油渣为粘合剂,不仅解决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无法有效处理且利用价值低的问题,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同时也使煤焦油的出油率显著提高,型煤、型兰炭稳定性、机械强度显著增强,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兰炭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粉碎后成型干馏方法。
背景技术
陕北低变质煤资源系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富油煤,采用内热式直立炉生产工艺,不仅可获得可代替无烟煤的洁净燃料兰炭,同时可提取到煤中的焦油和煤气产品,为实现煤炭的分质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现有工艺所能处理的原料煤仅限于30~80mm的块煤,但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煤,粉煤难以进行热解处理,因此大量的粉煤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
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能大量利用丰富的低变质粉煤的技术,名称为“用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富油煤生产型煤的方法”的中国专利CN101445756A公开了一种用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富油煤生产型煤的方法,以粉粹的兰炭末为原料,加入粘结剂和添加剂,混合、挤压成型后烘干,但是该专利技术仅利用了兰炭末资源,未能将粉煤面煤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聚乙烯醇、淀粉、膨润土等粘结剂,制造成本增加,这些粘结剂还需要配制成乳液与兰炭末混合,乳液的配制以及混合的均匀性等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名称为“一种以低变质粉煤、重质油、焦油渣为原料制备型焦的方法”的中国专利CN104650937 B公开了一种以低变质粉煤、重质油、焦油渣为原料制备型焦的方法,将粉碎、筛分后的低变质粉煤、焦油渣与重质油均匀混合,在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制备好的型煤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干燥、强化处理、干馏,得到型焦、煤焦油及煤气。该技术充分利用了重质油以及焦油渣这种固体废弃物,然而,在成型后的型煤干馏过程中,焦油渣颗粒大,在干馏过程中易产生膨胀导致型焦产品破裂,影响产品质量及性能,这意味着焦油渣的粒径、如何分散成均匀的乳液,以及加压成型前粉煤与重质油、焦油渣是否均匀混合严重影响着低变质粉煤的中低温热解提质分级。
本申请避开溶液法难以分散焦油渣的缺点,既不加入无机、有机粘结剂、添加剂,又充分利用煤、石油化工废弃物,将粉煤、沥青、焦油渣直接利用粉碎装置粉碎、混合后,直接在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中低温干馏,生产型兰炭、煤焦油和煤气,不仅可解决粉煤、固体废弃物沥青、焦油渣的利用问题,也可改善现有技术中焦产品易破裂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沥青、焦油渣分散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粉碎后成型干馏方法。本发明不需加入沥青、焦油渣分散剂,直接将粉煤与沥青、焦油渣一起粉碎后加压成型、中低温干馏,使粉煤与沥青、焦油渣均匀混合,避免溶剂的加入,避免大颗粒焦油渣在干馏过程中易产生膨胀导致型焦产品破裂,该方法得到的型兰炭具有燃烧清洁、低硫低灰、发热量大、强度高等特点,煤焦油出油率由于沥青、焦油渣的加入而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以低变质粉煤、沥青、焦油渣为原料制备型兰炭的方法,具体按如下顺序:
(1)按照低变质粉煤65%~90%,沥青5%~15%、焦油渣5%~15%的质量配比,混合破碎处理,得到原料粉末;
(2)将步骤(1)所得的原料粉末在成型模具中加压成型,得到型煤;
(3)将步骤(2)所得的型煤在干馏装置中于550℃~750℃进行热解,得到型兰炭、煤焦油及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评估车辆的驾驶灵敏度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