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6812.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邵菊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菊莉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42;B02C4/28;B02C23/14;B02C23/10;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辊筒 建筑垃圾回收 建筑垃圾 销轴 轴承 曲柄 锯齿 活动连接有 分类回收 活动连接 内部设置 装置使用 回收箱 再利用 内壁 套接 污染 破碎 回收 贯穿 外部 延伸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破碎辊筒,所述破碎辊筒的一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破碎辊筒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辊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锯齿,所述破碎辊筒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且延伸箱体至外部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第二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该建筑垃圾回收装置,通过破碎辊筒与回收箱的配合,达到了对建筑垃圾粉碎并且分类回收的目的,且回收的建筑垃圾可以再利用,解决了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问题,该建筑垃圾回收装置使用简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省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加深化城镇建设,因为我国的现代城镇建设主要以混泥土建筑为主,混泥土建筑因为老化问题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限制。我国的混泥土建筑的房屋使用寿命多为设计为70年左右,这些老旧建筑急需拆除重建,同时因为我国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地震灾害,一些使用寿命还未到期的老旧混泥土建筑因为抗震结构设计的不适宜性也需要拆除重建。
同时,因为大量采用混泥土建筑,开采了大量的河沙和石料,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极为严重,混泥土建筑拆除后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随着旧城改造、城中村拆迁、道路重修,建筑垃圾会越来越多,其中以混泥土和砖石类建筑垃圾的数量最为庞大,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这些建筑垃圾极难降解,填埋过建筑垃圾的土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废弃不用,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并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破碎辊筒,所述破碎辊筒的一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破碎辊筒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辊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锯齿,所述破碎辊筒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且延伸箱体至外部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第二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的表面与第二曲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与第三销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销轴远离第二曲柄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箱体外表面的一侧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轨远离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芯,所述铁芯远离吸附板的一端与电磁铁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铁芯的表面设置有线圈,且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源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座的底部与箱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座的下方且位于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通过导线与线圈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座的顶部且位于箱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箱体内部并位于破碎辊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板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滤板的下方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活动连接有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所述第二回收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正面的下方对应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位置均活动安装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上固定安装有入料门,所述入料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菊莉,未经邵菊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芽湿法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玻璃垃圾处理设备